【TechOrange 編輯部導讀】

隨著人工智慧議題持續延燒,台灣本週迎來國際級 AI 大神李飛飛。她在 23 日參與由國科會主辦的「AI 進行式—技術展望與產業應用論壇」,也接受了與作家龍應台的跨域深度對談,從技術面到人文面,帶聽眾直視對 AI 的恐懼,探討該如何看待與 AI 共存的未來生活。

論壇開放報名即秒殺!AI 大神李飛飛是誰?

李飛飛身為史丹佛大學資訊科學首任紅杉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還曾擔任 Google 首席科學家和 Twitter 獨立董事。

最知名的是其團隊開創了使用人工智慧識別物體的 ImageNet 資料庫,並且允許全球研究人員可免費且非商業性地使用該資料庫,ImageNet 因此成為日後許多深度學習模型的基礎和標準。

然而,技術出身的她並沒有忽略對「人」的關懷,,2019 年她在史丹佛創立「以人為本 AI 研究院」(Human-Center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stitute,簡稱 HAI),探討 AI 對人類生活所造成的影響,包括人力工作的被取代性、演算法引起的性別和種族偏見,以及 AI 進入醫療、教育和司法系統中潛在的問題等。

AI 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看見人類想看見」的事

在 23 日的論壇中,李飛飛分享了 AI 發展的三階段:訓練 AI 看見人類所見、訓練 AI 看見人類所看不見,以及訓練 AI 看見人類所想看見。

她表示,資料、計算和神經網路三者的發展引領 AI 領域裡的深度學習革命,但從過去到未來,AI 的發展都受到腦科學和人類認知的影響。在讓 AI 更「人性化」的過程中,也可能轉嫁了人類所擁有的隱藏偏見,因此必須時時關注 AI 對於人和社會的影響

恐懼 AI 是健康的,人類會不斷進步

在與作家龍應台的深度對談中,李飛飛在 AI 取代人工的議題上提出新穎看法。

她認為,自己看待 AI 與人類工作的關係抱持理想主義,期待未來 AI 能取代人類社會中高風險、辛苦的工作,例如過去日本核外洩事故,至今仍有許多後續工作需人類處理,若這些工作能由 AI 接手,對人類的傷害就能大大減少。

圖片來源:龍應台 – Lung Yingtai 

再者,雖然 ChatGPT 問世讓許多人首次直接感受到「失業」風險,但其實人類社會在過去十年間,因人工智慧發展而受到的衝擊也不亞於此。無論是 AlphaGo 贏過世界棋王,還是自動駕駛技術逐漸成熟,工具的進步必然會引發恐懼,但這些恐懼都是好的,反而能讓人類反思如何善用這些工具,打造更安全、進步的未來。

重視人本精神的李飛飛也強調,在商業主導的 AI 浪潮下,科技公司基於營利考量,對於思考 AI 與人類的關係會有局限性,因此法律界、政治界、學術界的一同參與極其重要。

本圖/文由「Techorange科技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AI 大神訪台】Google 前首席科學家李飛飛:恐懼 AI 是健康的,人類會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