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劉永健 

次級文化此一議題,長期以來便為教育學界所討論,但以往的觀點多從抗拒或負面的角度取討論學生的次級文化,認為必須向主流文化靠攏,例如節儉、負責等傳統價值觀。但處於現今網際網路的時代,知識的傳遞已非僅靠除統的學生才能獲得,整個知識體系及科層體制呈現出越來越扁平的架構,若想理解現今的學生次級文化,由魯曼的系統理論或許是一個好的突破點。

魯曼認為社會有著許多的次系統,如宗教、媒體等,而這些次系統類似於有機體可以自我分化,而系統同時具有封閉與開放的特性,系統會不斷回到自身之信仰以尋求論述之正當性的作法,這在操作上賦予了這些論述正當性,這便是系統的自我指涉運作;因此學生次級文化同樣會不斷的轉變,不能簡單用的世代差異來函括一切,而是應該了解學生次文化的特性以及如何生成,才能試圖引導其轉向正向的意義。

對魯曼而言,當代社會的結構就是一個「功能分化的系統」,每個功能系統都有它的自主性與封閉性,而現今的學生次級文化不可避免地仍具有反抗權威的特性,且因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學生獲取資訊的管道更為便利,極為容易產生其自身的語彙,而這些極其難為外人如師長或家長所了解,因此身為師長或家長,我們必須試著去融入學生的文化,以媒體識讀為例,老師至少可以由以下面向來與學生討論:

  教育 技術 通訊 學習 孩子 學校 孩子 亞洲人 電腦 學生 應用程序 育兒 虛擬 捲筒紙 數據 韓國 信息 孩子 育兒 課堂 孩子們 科學 概念 系統 因特網 程序設計 網絡 在線 業務 家庭作業 類 遊戲 觸摸屏 軟件 女孩 人 玩 革新 學習 中國的 計算機圖形學 未來 人 日本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透過各類型的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宣導,讓家長體認到媒體對於子女的影響力,並能協助子女解讀媒體資訊,並能適時尋求管道為弱勢族群發聲,以達到「媒體近用權」的效果。同時讓家長了解現代公民所應具備的公民涵養,以達到公民教育的目的。並且能夠透過媒體,培養對於各族群間差異性的尊重。

針對教師辦理增能研習,使老師了解如何透過不同教學法使學生了解媒體訊息所隱含的意義,並能暸解自身的實際需要,針對媒體訊息做出回應。同時應多進行互動式的研討,讓老師了解到何謂「閱聽人」及「媒體近用權」。且同樣可由多面向對媒體進行分析,讓教師也能對於媒體有更深入的了解。

學校也應統整目前教育上各重要項目,但非屬重大議題的內容,如金融教育、國防教育、家庭教育等項目,思考與媒體識讀結合的可能性,使學生能具備統整思考的能力,亦即以媒體識讀所學習的思考方式來面對各種訊息。這樣或許才能更有效的理解學生次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