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影響力新視野  黃凱祥 

俄烏戰爭從2022224日開打至今,傷亡人數超過數十萬,至今戰爭並未終止,傷亡人數還會持續的增加,除了傷亡更多的是百姓的流離失所,經濟的大幅衰退,太陽照樣東升西落,但陽光所帶來的溫暖,俄烏兩國人民似乎怎麼樣都無法感受到,這場戰爭也不禁讓筆者反思我們真的知道戰爭意味著什麼嗎?

大家都受過歷史教育,在學校的書本之中記載著人類千年的故事,看著書本昏昏欲睡的我們讀著課本上戰爭的原因、戰爭的圖片與戰爭的傷亡人數,我們似乎只是將戰爭圖片視為豐富課本無聊文詞的存在,將傷亡人數視為一大串眼花撩亂的數字。

當今台海局勢緊張,台灣愈發接近戰爭的邊緣,當被問到你是否願意在國家發生戰爭時前往第一線作戰,許多人總是義無反顧的回答會,這看似勇敢的回答,筆者不知該欣慰還是該感慨,我們是否認真的思考過戰爭呢?

當戰爭發生首先必定是軍人以及成年男性開始大量的投入戰場之中,那些軍人與成年男性這一走,對於他們來說大概就是跟家人與朋友永遠的離別,最終成為了維基百科統計的大量死亡人數中不起眼的一人。

留在家裡的老婆與小孩時時刻刻張開耳朵仔細聽那鄰近死亡的空襲警報,分食著為數不多的糧食,在暗夜裡冰冷發抖的看著黑暗的天空,死神是否隨時降臨?

戰爭結束了不管是勝是敗,家鄉早已是殘破不堪的房子,與在街道上被蒼蠅啃噬著的腐肉,街道上是急忙著收拾屍體但眼裡早已是冰冷空洞的士兵,經濟衰退好幾年,那些殘存的婦女與小孩,表面上似乎躲過了無情的戰火,實際上對於他們來說,時間看似繼續綿延但未來卻存在於過去,我們真的知道戰爭是什麼嗎?

筆者認為,當今台海情勢緊張,一方面台灣政府增加自身國防的武力保護國民進而做到所謂的備戰從而避戰,在國際現實主義(realism)之中確實有其意義,但是另一方面台灣政府是否也應當思考如何最大程度的就自身能力緩解情勢,或許這在如今美中對抗的局勢底下相當困難,但至少我們能夠思考看看該如何面對。

日落 戶外 世界 攻擊 衛冕 白 天空 巡航 武裝 武器 戰爭 雲 槍 複雜 毀壞 技術 防禦 戰鬥 火箭 鳥 發射 衝突 侵略 爆炸物 設備 物體 金屬 危險 炸彈 功率 力 背景 俄 直升機 導彈 空氣 火 原子 軍事 車輛 飛機 戰鬥 軍隊 核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短期內政治局勢難以改變,何不釋出善意的訊號?

筆者認為當今政治局勢牽一髮而動全身,台海發生戰爭全世界無一倖免,不管是中國大陸還是美國都深刻認知到這一點,但因為其各自的政治利益兩者都在來回的試探對方,不過兩者也都保有一定的底線唯恐戰爭真的發生。

短期兩強下的台灣在政治方面根本難以撼動,在這樣的狀態下何不對中釋出些許善意緩解因極端對立與不信任產生的情緒呢?

而此時也會產生疑問,如果中國大陸軍機飛來飛去還要釋出善意

領土的神聖不可輕犯性是當今國際的共識,所以如果中國大陸持續的派軍機飛來飛去挑釁台灣,不管是朝野都會提出強力的批判,而台灣的飛機也會升空應對。

只是當今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善意相當缺乏,不過可以理解,畢竟中國大陸動不動就在外交上打壓臺灣,要不然就用軍事的武力恐嚇台灣,所以具體而言兩者釋出的善意都很少。

不過台灣或許可以思考先行釋出一些善意不管是文化還是學術又或者觀光,觀察中國大陸對台的威嚇行動是否降低,如果降低並且也表達善意這當然可以產生良善的循環,但如果中國大陸仍舊繼續恐嚇台灣,台灣當然在軍事與外交又或者經濟上會更大程度的依賴美國,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管如何,最不應當的是操作意識形態從而獲取政治利益,仔細想想這些政治利益背後代表的可能是倒在大街上被無數蒼蠅圍繞啃噬的人們。

筆者並不是說因為害怕死亡我們就應該對於應有的事物進行妥協,只是希望大家能夠真的仔細想想戰爭背後代表的真實意義,不是只是嘴巴大談保家衛國的理念,而是誠實的面對當今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