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失業問題惡化
文/ 張忠本 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資深產業顧問
失業率是伴隨經濟成長率成反比,如前述00年代經濟成長較90年代滯緩,失業率也從90年代2%升至00年代4.4%。馬政府執政期間除2009年外,並無進一步惡化,甚至目前失業率還比2008年政權移轉前改善。
失業問題,特別是年輕人的失業困境,是全球普遍現象,15~29歲青年失業率,英、法、歐盟達20%以上,美國16%,韓、台、日、德等國約在7%~9%,各國受雇人員報酬佔GDP比重,近年也都是停滯不前。失業與薪酬停滯的原因:(一)全球化;(二)網路化;(三)自動化。
全球貿易自由化後,生產將隨要素成本而轉移,如台商工廠西遷到中國、東南亞;又如美國的電腦軟體工作轉移到印度,會計業務轉移到菲律賓、愛爾蘭。因此生產要素價格(如勞動成本)全球將趨於一致。網路購物興起,商品價格也趨於全球一致性,因此生產要素成本也隨之齊一化。最後自動化後,人力將為自動化設備(含機械人)取代。美國估計每年將因自動化減少5%人力。
台灣更有教育結構失衡問題,十年教改,大專院校畢業生劇增,大學畢業生自1999年8700人,增至2011年232448人;同期間碩士畢業生自15000人增至60050人,博士生自1300人增至3861人。結果是大專以上失業人口自2000年10萬人,增至2012年23.6萬人。
延伸閱讀: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