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王晞林 

新任交通部長李孟諺打算在今年底推出「非通勤族的Tpass」,即仿效日本的周遊券,短天期的,如三天期、一周期或十天期,各種交通系統皆可用。但如果各縣市基礎公共運輸不便捷,可預見「非通勤族的Tpass」還是收不到效果的。

去年行政院通過 「中央促進公共運輸使用方案」,北北基桃採1200元無限搭乘公車、捷運、台鐵及公共自行車等;中彰投苗、南高屏則採「城際通勤」、「都市內通勤」兩月票,其他縣市也分別提出需求,自七月起實施。(此種由政院交通部補助經費的通勤月票,即所謂Tpass)。此外,各縣市也可自行發行自己縣內或跨臨縣的交通月票,如宜蘭和花蓮,或花蓮和台東之間的各種月票,均可申請補助。

像北北基桃採1200元無限搭乘各種交通工具,可說比原來雙北之間的1280元月票,且只有公車和捷運適用的福利,範圍且擴大至基隆和桃園,受惠的通勤民眾更多。

但實施一年多來,使用Tpass的民眾,只有北北基桃的通勤族有微量成長,其餘縣市或縣市聯盟,因為公共運輸不夠便利,班次也不多,Tpass無論多便宜,使用量總很少。北北基桃因為有捷運,客運、公車等交叉成網路,較能抵達奏最後一哩路,故使用者較多。

ADDY9365
圖片取自:(FB 蔡英文 Tsai Ing-wen

所以其他縣市政府宜注意的是,通勤月票的一上路,也要督促中央持續補助各公車或客運業者,多開闢路線及顧慮到班次的增加和轉乘的便利才行, 否則徒有便宜的通勤月票,沒有公車路線或車輛不夠、轉乘不便等, 還是不會讓民眾拋棄自行開車或騎機車上、下班的習慣。

即使基隆交通算便利了,但如像9026號客運來說,一小時才來一班,市民搭不上車上班,有通勤月票又何用?否則應請交通部增闢相同路線的業者,增加通勤者的方便才是。

另外,中南部及宜、花、東縣市,政府一向忽略於公共交通的建設,導致公車或客運路線稀少,班次也不多,民眾已養成自行騎機車或開車的習慣了;若要使通勤月票生效,宜開始規劃各鄉鎮間公車路線的普及,班次且不能太少;初期甚至要20分鐘之內就要一班,才能養成民眾搭車通勤的習慣,否則即使通勤月票再便宜,也無法成功的。

中南部或東部基礎公共運輸不方便,不僅Tpass無法成長,「非通勤族的Tpass」,應該也無法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