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王清厚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人天賦、性向、興趣各不同,社會需要各類人才;人人想當總統,卻祇能有一人,沒有餐飲業,那裏上餐廳餐敘;家裏清理垃圾送去那兒?誰幫送?社會上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職業不該以金錢論分。

科技文明發達,吾然人當予與時俱進;但人文素養,倫理道德的涵養等精神生活層面,也當同步提升,不能輕視。近年來校園倫理道德教育的失落,社會治安的敗壞,作姦犯科安案件等與物慾橫流,與人文教育難脫干係。

唸中文系讓人抒情論述,從古典到現代,語言、文字的鑽研,更帶領人類勉懷過去,建構反省、與精進動力,為中文系的本質所在。
古人崇尚自然,敬天畏地,也有自得其樂的一面,更值得吾人敬佩,而中文系則能帶領吾人精神生活與科技並駕齊驅。

20歲 年輕的成年 女人 女 混血 青少年 女孩 高加索 學者 學院 教育 知識 學生 大學 學校 校園 漂亮 吸引力 可愛 休閒服裝 文庫 書 文學 保持 書架 快樂 微笑 快樂 眼鏡 閱讀 在室內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科技文明的後果,已逐漸浮現,人類需以人文思維,也就是要致力於中文經典裡,埋首在中文浩瀚的書中,人文素養不請自來,進而關懷社會人群、國際人道,不為科技掩沒該有的人文思維與關懷。

廣告名言「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所謂真正的人性科技,應能將人性與科技產品,增進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且進而增進人與自然生態的關係,非俱足人文素養,豈能啟發人性的科技?

科技終要返回歸實社會,轉換成與人溝通的語言、文字;如何正確適時使用科技,人類要有自己的思維;而不是當成科技的奴役,讓科技主宰人類;在在要從古人的著書立説裡找尋,唸中文系的人先馳神往。

人類如何與自然界維持和諧,及平衡發展,才是科技發展至極;人類該深思,「物極必反,天人之道」;師法自然平衡,才不為物極反撲,為唸中文至高的境界。

不研讀四書、五經、六藝等,怎會深入經藏?唸中文系的人或許少了物慾,也能自得其樂。至於唸中系的出路,還不於太過悲觀。媒體記者、傳播業、寫作、行銷企畫、文案,編輯、廣告等,行行出狀元。總之,唸中文系也能溫飽,少些物慾又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