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康健雜誌202期 作者/吳若女採訪整理 圖片/鄭佳玲繪
爸爸70歲出頭,比媽媽大兩、三歲,結婚快50年,生活卻愈來愈不同調。爸爸幾年前退休,喜歡待在家裡,過安靜簡單的生活。媽媽一直是家庭主婦,在我們念大學時,才開始參加外面的活動,跳土風舞或在媽媽教室學才藝。原本以為爸爸退休後,媽媽就有了伴,沒想到卻是他們摩擦爭吵的開始。
媽媽嫌爸爸無聊,整天只會待在家裡,只能講過去的事,講了可能又不愉快吵架。相形之下,她覺得外面的朋友有趣多了,大家有共同的興趣,比較年輕有活力。爸爸覺得媽媽怎麼成天往外跑,他上了一輩子的班,終於能在家休息,媽媽不能體諒他,不願意多陪陪他,很不開心。
兩個人常為此爭吵,不然就是冷戰,各過各的日子,難怪有人說退休後夫妻問題更多,他們只能這樣下去嗎?我們做小孩的能幫忙嗎?
專家解答
諮商心理師、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華人心理治療發展基金會 詹杏如
從你描述爸媽現在相處的模式,反映兩性在人生不同階段的差異,也可能呈現出夫妻關係原本就存在的問題。
走到中老年,男女需求大不同
媽媽在完成照顧家庭的任務後,開始發展興趣,重新找回自我,建立對外的社交網絡和空間。這也反映出以往她在婚姻裡,以母親與妻子的角色責任為優先,犧牲個人心理需求,如今往外尋求,得到滿足和成就感。
而爸爸一輩子在外打拚,如今退休,不用再背負經濟重擔,想回到家庭生活,對親密關係有所期待。退休男性轉而渴求親情和夫妻親密關係,是過去忙於工作所忽略或無法兼顧的。
這是兩性在這個階段所呈現的差異。20幾年前,日本就關注這樣的現象,形容已退休的先生回到家裡,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太太、小孩則受不了他們的干涉,覺得他們是家裡的「巨大垃圾」。
人一生都需要親密關係
人一生都需要愛與被愛,只是男性年輕時以成就與經濟為首要目標。夫妻間可能因為某些衝突,影響兩人建立親密關係,並將這樣的需求轉移到其他事物,像先生忙於追求工作成就、太太專注照顧小孩,避免直接面對關係裡的挫折與痛苦。
但當孩子長大離家、先生也退休,夫妻又得面對彼此,在他們中間的移轉物已消失,原本的問題、不良溝通模式在空巢和退休後再度浮現…【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202期】
延伸閱讀:
8個覺悟,1個人幸福終老
老伴不能只有1個!有10個最好
迎接更美、更瘦、更性感!擁抱青春25計
賴佩霞:美好的親密關係,由我來啟動!
疼痛、疲倦、記性差……當心得了老年憂鬱症!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