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論壇報主筆】Photo Credit: edar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現代社會因「移動」的加速,雖然人我每天互動的頻率增加;但人情變得澆薄、關係「工具化」,卻也是不爭的事實。然而「人」是群居性的動物,沒有一個人不需要人際關係,因為那是與生存有關的。所有的研究幾乎都得到同一個結論:「人們需要人際關係。有好的人際關係,人們才會有比較好的人生與滿足。」

快速移動社會新興交友型態
但問題是:快速移動與高度忙碌的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表面、短暫化了,如果企求有穩定的人我親密感,常常不知如何是好?因此,一個有助於人我關係的資訊社交平台,如「網路交友」就趁勢崛起。這也導致了現代社會出現了許多新名詞、新族群,例如:「宅男、宅女、宅小孩」、「網軍/婉君」、「鄉民」、「網路霸凌」等。

現代人對於網路的依賴日深,有調查顯示台灣青少年每週平均上網超過30小時,居東亞之冠。同時,「走到哪裡,玩到哪裡」,行動上網已變成一種行為模式,甚至是上癮行為,為現代人際關係帶來革命性的衝擊,其中一個最具代表性的產品就是「臉書」(Facebook)此一社群平台。

基於人有關係的需要,有自尊的需要,因此,人當然都會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包括印象管理、面子功夫、人情交換等等。但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上,那就是人得有互動;一旦沒有互動或僅是萍水相逢,其實很多關係是開展不了的。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會感慨自己並不孤單(alone);但卻是「寂寞」、「孤獨」(loneliness)。

你我不孤單 卻為何寂寞?
而隨著網路、社群網站的開通與發展,人們只要能上得了網,就馬上與世界接軌,與許多陌生人接上線;網友們也藉由在網路虛擬世界中尋求各種慰藉,包括誇大及選擇性揭露訊息,以創造一個經過美化,甚至可能不存在的社會形象。這雖然有一時的滿足;但誠如許多的研究顯示,其後遺症卻是不少的。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使用臉書、推特等社交平台,會讓人失去獨立思考能力,而且使用的資歷越久,會讓人懶得動腦。」另外的研究則指出:「當臉書朋友人數越多,網友間發生意見不合的機率就會升高,尤其是當將老闆或家長加為好友後,當事人的焦慮感也會隨之增加。」

又譬如有研究指出:「喜愛在臉書上炫耀自己有一個很棒的另一半,通常內心較為自卑、沒自信、容易忌妒與憂鬱,因為有自信的人是較不會在臉書上放閃的。」可見在網路社群平台的許多行為,常常是許多人際關係感到缺乏者的情感寄託與自我保護,雖然這不一定是導致身心問題的唯一原因。

人都是需要被認同、被接受的,而社會變遷下人際的膚淺關係,確實讓許多人必須藉由網路交友或社群互動才能得到必要的滿足,其中的效果包括:自我認同的追求、關係的發展、自我價值的提升及偶像感的滿足等。但付出的代價卻常常是沈迷(abuse)與成癮,及原來以為可以克服的孤單、疏離、焦慮、憂鬱及後悔。許多人迷戀網路,但卻陷入更大的迷惘中,最終伴隨的竟是失眠、強迫症及社交畏懼症等精神症狀。

回到生命關懷與相愛關係
聖經箴言十七章17節:「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主耶穌也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十五章13節)可見所有的關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就是「愛」,而真正的愛裡是沒有虛假及自私的。當今流行的網路交友與社群平台,卻難以創造一個完全真誠、真實的人際關係,這對愛的關係的發展是相當不利的。

在網路已然成為現代人生活裡必然的活動與工具時,我們衷心提出一個呼籲,那就是千萬不要高估網路交友的功效,也不要低估網路交友帶來的傷害與轄制,無論你是使用者、設計者或應用者。網路社交常是一刀兩刃,如何不錯用、不濫用,並且能回到那真正有生命關懷與相愛的關係裡,是我們當今面對第四波資訊革命時必備的反省與準備。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迷網與迷惘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