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禮拜前,OpenAI 剛發布其首款 AI 代理工具「Operator」,可以幫助使用者完成上網購買雜貨或預訂餐廳等任務,如今,2/2 接著推出全新 AI 代理「Deep Research」,提供更加多元的 AI 代理功能。
Deep Research 特色:自動搜尋、分析來自網路的數據
Deep Research 可以自動搜尋網路資訊並產出研究報告。OpenAI 產品長 Kevin Weil 表示,這項工具能在 5 至 30 分鐘內,完成原本人類需要花費 30 分鐘到 30 天才能完成的複雜研究工作。
Deep Research 由即將推出的 OpenAI o3 模型支援,而該模型針對網頁瀏覽和數據分析進行了優化。值得關注的是,Deep Research 不是簡單地生成文本,而是在側邊欄顯示其推理的流程摘要,當中包含資料來源等資訊,每個輸出都經過完整記錄,方便引用和驗證資訊。

使用者可以透過文字、圖片、PDF 或電子表格來提問,Deep Research 還能進行遞迴式搜尋,將搜尋到的資訊進行整合分析。
OpenAI 表示,Deep Research 使用了和推理模型 o1 相同的強化學習方法,但雖然 o1 在寫程式、數學和其他技術領域表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但許多現實世界的挑戰需要從各種線上來源收集廣泛的背景和資訊,而 Deep Research 弭補了這一差距。
要使用這項新功能,只需在 ChatGPT 的對話框中選擇「Deep Research」,然後輸入想要詢問的內容,並且可以選擇附加文件或電子表格。根據 OpenAI,Deep Research 可能需要 5 到 30 分鐘才能回答問題,搜尋完成後會通知使用者。

Deep Research 適合誰使用?
根據 OpenAI 部落格,Deep Research 是為了「在金融、科學、政策和工程等領域從事密集知識工作,並需要徹底、精確和可靠的研究的人」所設計的。不過,對於「需要仔細研究購買汽車、電器和家具等商品」的挑剔購物者,也很有用。
基本上,ChatGPT Deep Research 適用於不只是想得到快速答案或摘要,而是需要認真考慮來自多個網站和其他來源資訊的情境。相較之下,GPT-4o 適合即時、多模態對話。
Deep Research 有多聰明?
Deep Research 採用與 ChatGPT 相同的神經網路技術,在 AI 基準測試「人類最後考試(Humanity’s Last Exam)」中,其準確率達到 26.6%,遠超過 GPT-4o 的 3.3% 和其他模型。
不過,OpenAI 也坦承 Deep Research 仍有一些限制,例如可能產生「幻覺」而提供錯誤資訊、難以區分權威資訊和謠言、在表達資訊的不確定性時可能會有問題,也可能在報告和引文中出現格式錯誤。
外媒《TecHCrunch》評論,對於擔心生成式 AI 對學生帶來影響,或試圖在網路上搜尋資訊的人來說,Deep Research 的吸引力可能不比簡單的 AI 聊天機器人,但使用者是否會針對 Deep Research 的輸出進行分析、查核等,仍有待觀察。此外,Google 在不到兩個月前,就已發布了一項同名的類似 AI 功能。
OpenAI 的 Deep Research 現已向訂閱 ChatGPT Pro 方案的用戶開放。OpenAI 表示,Pro 用戶每月可使用 100 次查詢額度,未來還將向其他付費用戶開放使用。目前,Deep Research 只有網頁版,之後將整合行動和桌面應用程式。
本圖/文由「Techorange科技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OpenAI 再推 AI 代理「Deep Research」!有何特色、適合誰使用?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