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Y9538

你有聽過「數位新台幣」嗎?如果沒聽過那其實再正常不過,因為台灣有高達 9 成民眾,其實也根本不曉得中央銀行正在積極推動數位新台幣相關政策。那麼數位新台幣到底有什麼用途?它跟我們手中的鈔票又有什麼不一樣?台灣民眾到底何時才能用上數位新台幣?這篇文章將一一帶給你詳細解答。

究竟什麼是數位新台幣?

中央銀行從 2019 年開始,就已經在研究所謂的「CDBC」即「央行數位貨幣」,或簡稱為「數位新台幣」,但是 2024 年 4 月進行的委外問卷調查卻顯示,一般民眾對於數位新台幣認知度極度不足,民眾、攤販和店家有超過 9 成根本沒聽說過數位新台幣。

事實上,數位新台幣就是以電子形式進行儲存和支付,且法律地位及價值等同於新台幣現鈔的數位貨幣,民眾不妨它將簡單理解為「電子化後的新台幣」。

雖然數位新台幣的實際使用方法,預期將會跟現行的電子支付高度相同,但在法律層面上,由於數位新台幣是立基於國家信用,並且由中央銀行主動發行,因此它將具備無限法定清償效力,地位等同於我國的法定貨幣。

法律地位等同現鈔,店家不得拒收

全世界 CDBC 推動最成功的案例,應該要屬中國的「數位人民幣」。根據媒體報導,中國建設銀行日前在客戶的手機 App 中,添加了「數位人民幣錢包」功能,中國民眾可以直接申請數位人民幣錢包,並且透過跟電子支付一樣的方式,利用數位人民幣進行付款、收款或轉帳。

此外,由於數位新台幣等同於現鈔,所以未來正式上路後,假如店家或攤販選擇「拒收」數位新台幣,那可能將違反《民法》與《中央銀行法》,並且必須承擔後續的法律責任。

央行指出,雖然大眾目前對於數位新台幣的認知度還不高,但根據調查,如果可以透過相關資料的解釋,讓消費者對數位新台幣有更深一層的認知與理解,那麼民眾的使用意願將出現明顯提升,其比例將從 49.1% 大幅跳升至 71.5%。

預計分階段推行,已經有初步架構

面對數位新台幣的發展潛力,央行表示未來將會分階段推動 CDBC 發展,讓數位新台幣有機會正式上路。國際貨幣基金(IMF)將 CBDC 的推動進度分為 5 大階段,依序為「準備」、「概念驗證」、「原型建構」、「試點」及「實際營運」。

由於央行自 2019 年起就開始研究 CBDC,因此到目前為止已達成「準備」及「概念驗證」,且正在進入第三階段的「原型建構」,並強調此進度與全球其他先進國家同步。

目前央行對於數位新台幣的初步架構與設計為「雙層式」,也就是由央行提供 CBDC 平台,並於平台上發行並分配數位新台幣至中介機構,接著中介機構將再提供給一般民眾數位新台幣。

央行表示,未來中介機構的主要任務,將是負責為使用者開立數位新台幣錢包,並且提供如手機 App 的錢包介面,以及推出其他 CBDC 的加值應用服務。

可申請不記名錢包,初期沒有利息

數位新台幣初期將以不計息、無息方式發行,央行解釋,這是由於假如讓 CBDC 大量替代銀行存款,可能會影響金融體系穩定,進而減弱貨幣政策傳遞效果;為了避免民眾將大量現鈔存款轉換成數位新台幣,假如未來確定要發行 CDBC,初期將選擇以無息方式推出,但會保留附息功能確保政策上的調整彈性。

至於在錢包分級、隱私與個資保護等面向,央行表示考量風險管理,數位新台幣錢包將依對象、開立方式及身分驗證程度,區分為「不記名錢包」與「記名錢包」,並依據風險等級設有儲值金額及交易金額上限,有點類似於目前各家銀行在數位帳戶上的相關限制。

央行舉例,當民眾選擇開立不記名的數位新台幣錢包,僅會要求使用者提供手機號碼,並不需要其它個人資料,藉此兼顧民眾隱私需求;但若選擇開立記名錢包,將會由中介機構執行 KYC 流程,並且要求機構妥善保存使用者個人資料,就如同到銀行進行臨櫃開戶一樣。此外,中介機構僅能查閱旗下客戶的相關資訊,央行則只能查詢去識別化處理後的使用者交易資料。

上路時程規劃中,仍保留現金發行

至於數位新台幣到底何時上路呢?中央銀行目前還沒有提出任何時間表,僅指出將跟各界持續交換意見,並觀察國際間主要國家在 CBDC 上的修法情況,接著才會研擬適合台灣法律架構的條例跟方案,也只有在上述工作完成後,才會正式推行數位新台幣的試點計畫。

目前全球推行 CBDC 的高度發展國家,如日本、歐元區及英國,均還停留在「概念驗證」或「原型建構」階段;而部分金融基礎設施較為不足的國家,例如巴哈馬及奈及利亞等等,雖然希望透過 CDBC 促進普惠金融,但截至目前為止發展仍不如預期。

央行重申,考量台灣民眾仍然有著數位落差,因此即便數位新台幣正式上路,它也不會取代現行的紙鈔或硬幣,央行更會保留現金發行,顧及特定族群的偏好與支付習慣。

本圖/文由「Techorange科技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高達 9 成民眾沒聽過「數位新台幣」!詳解數位新台幣實際功能還有你什麼時候可以用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