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林旻柔】
台灣的自有住宅雖然高達8成5,但25至40歲的青年自有房屋的比例有多少?根據最近一項「青年居住大調查」顯示,全25至40歲的青年族群,有高達50%的人與父母同住;另外,有24.4%的人租屋而居。雖然台灣自有住宅率很高,但其數據是以「每戶」為單位,如果年輕人與父母同住,就不會被納入無殼蝸牛一族;事實上,青年自有住宅率不到3成。因為年輕人財力有限,無法在短時間內買房,因此,推動社會住宅是其中一個良好的解決方案,既能落實居住正義,又能解決高空屋率的問題。
由《今周刊》委託波士特網路調查發現,受訪青年有近44%想要申請社會住宅;其中,租屋者逾55%有申請意願,而台北市和新北市的受訪者,有意申請者亦高達52%。對於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租金便宜是選擇社會住宅的首要考量,其次是交通方便、生活機能完備。
租金方面,87.4%的受訪者表示能接受的租金水準是1萬元以下,其中更有54.6%希望租金水準在7000元以內。另外,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預計買房的青年期待社會住宅的租期是3至6年,其次是3年以下。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分析,此調查結果符合社會住宅的基本定位,「是一種社會福利措施,是年輕人在準備買房過程中一個短期的過渡階段。」
很多人對於社會住宅仍有偏僻髒亂、住戶品質不好等刻板印象;事實上,社會住宅有許多型態,包含公營住宅、都更分回戶、出租國宅、以及中繼住宅等。值得一提的是,比如大龍峒公營住宅,這個台灣最大的獨棟社會住宅,不但離捷運站近、管理良好且門禁森嚴,打破了一般人印象中「社會住宅造成居住品質下滑」的迷思。
根據內政部在2011年進行的調查,全台社會住宅的需求量達33萬戶,其中大台北地區就有8萬3千多戶,占了四分之一。然而,全台現有的社會住宅僅7341戶,以全台近840萬戶計算,比例僅0.08%;即使未來全台興建1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達陣,比例也僅1.2%,比起歐美20至30%、香港逾30%的水平差很多。另一方面,由於新建案不斷推出、高房價令一般民眾買不起房,使得全台各縣市的空屋率愈來愈高,政府若能鼓勵建商釋出空間、擴建更多的社會住宅,豈不是可解決空屋問題、又幫助青年解決住的問題,真正朝向居住正義之路前進?
此外,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成的租屋青年,想申請社會住宅,可見社會住宅已逐漸被年輕人接受。社會住宅的立意,原本即是協助青年及弱勢,以保障其基本的居住權利;不過,先前台北市市長柯文哲推出捷運聯開宅的社會住宅政策,卻引來當地居民的反對,認為會破壞住宅品質、影響房價。由「青年居住大調查」結果顯示,現在年輕人不旦能接受社會住宅,普遍也傾向優先考慮租金較一般行情便宜的社會宅;可見,社會住宅不再是從前一般人刻板印象中的貧民戶,因其社會福利性質、及價格的優勢,反而是最受年輕人青睞的租屋選擇。因此,呼籲政府除了擴建社會住宅、鼓勵民間團體興建社會宅、或釋出空間作為社會住宅外,也能加強社會住宅的管理功能、同時宣導社會住宅的好處,以改變一般民眾對於社會住宅的刻板印象、並消除其對於社會住宅居民的疑慮;如此,台灣的社會住宅之路才能更為順暢。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財經大師的致富早餐 吃出自律的味道 做什麼比吃什麼更重要…
前進亞投行對台灣有幫助嗎?
全民抗旱 換省水器材每人日省55公升
翻轉吧,台灣!
南寧隨筆─「一個中國」的深層思考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