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少青

2月28日,從央視離職的柴靜以個人名義製作的視頻《穹頂之下》在互聯網上線。一日間,迅速引爆網路輿論圈,在大家競相傳看,網路播放資料隨時在刷新的同時,輿論場也迅速分化,從討論作品、討論霧霾,延伸到討論柴靜。

大概兩天后,網上流傳開一些宣傳指令,要求對這部作品的推廣從重要的版面下線。喧囂過後,3月7日,也就是視頻上線一周後,《穹頂之下》在全網消失。

今天是視頻下線後的一周。冷靜下來,在網路輿論的口水散去之後,筆者願意分享一點一己之見。

首先,關於柴靜,一直就有爭議。“挺柴”派與“砍柴”派鬥爭了好幾年了,關於其採訪風格,關於其個人生活,等等。我不認識柴靜,其電視作品也看過很少,她的書也沒看過。所以,我也並無任何傾向。

而在此番《穹頂之下》的喧囂中,我選擇了支持柴靜。這個視頻落版“柴靜出品”,是一個個人作品。所以,關於其用自己孩子的腫瘤開始、關於其動情的表達,就失去了批評的基礎。我不代表任何機構、電視臺、媒體,我做的是一個個人作品,我可以用任何我喜歡的、舒服的方式來表達。因為霧霾影響到了我的生活,而我自己又是一個媒體人的身份。職業的慣性讓我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做了走訪、調查,然後把自己的結論、思考變成作品分享給了大家,僅此而已。在互聯網時代,有性格的、個性化的表達,恰恰是自媒體最突出的特質。

關於對作品資料不嚴謹甚至造假的批評,其實換個角度來看,更沒有道理。當年我一個在科教頻道做節目的朋友說過,做節目的人,都是導演出身,他們不是科學家,所做的也不是科學實驗。所以,他們要負責的是論證的手段是否有科學依據,能否把枯燥無趣的科學話題變得通俗易懂呈現給觀眾。所以,把對資料、實驗手段、實驗結果的苛責留給科學家和科研機構吧。對一個節目的評價,留在對節目的選題、立意、形式、效果等層面就好。說節目中資料不嚴謹、手段不科學,我相信有可能。但說節目中這部分有意造假,誰能告訴我,柴靜造假的主觀動機是什麼?

在有效的輿論管控之下,這一波輿論熱潮很快銷聲匿跡了。其實,這種掩耳盜鈴更值得我們討論。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我想說的是,當柴靜散去,其實霧霾還在那裡。我們看了一個前媒體從業者用一己之力做了調查、採訪,做了節目分享給大家之後,有沒有想到,如果我是一個污染廠礦的負責人,可否升級減排設施?如果我是油企,可否升級油品質量?如果我是行業協會,可否升級標準?如果我是人大代表,可否為法律的完善鼓與呼?如果我是政府部門,可否勤政負責?如果我只是一個普通觀眾,可否少開一天車、對違法違規現象撥打一個投訴舉報電話?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才是《穹頂之下》留給我們的啟示。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核廢料處理需行政法人?
勞工出運了? 立院修加薪四法
徐佳青是民進黨的大石頭?
住戶有權利拒絕社會住宅設在你家附近嗎?
台灣到底有沒有仇富反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