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 鍾藝

最近幾年,「財商教育」逐漸成為孩子成長教育的一大板塊,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金錢觀的培養。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各類培訓體驗活動應運而生,帶著孩子參觀銀行辦卡、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理財計劃等活動成為了家長培養孩子財商的工具。

但真正能幫助孩子成長的,往往是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而不是大張旗鼓的「故意而為之」。「朋友借錢不還」這件事估計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途中都會遇到的財務難題,它也將成為家長為幫助孩子建立財富觀念的最好契機。

euro-427528__340

大部分的家長,在聽到朋友欠了孩子的錢不還之後,都會和孩子說:「以後不和這種朋友玩,欠的錢就當是買個教訓吧。」這種教育方式貌似是教會了孩子識人的道理,但實際上並無意義。當面對不同的人來和自己借錢時,孩子依舊學不會如何恰當處理。那麼,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從借錢不還的問題中真正學會處理和身邊人的金錢關係呢?以下幾點給各位家長參考。

首先,要幫助孩子認識到,借錢不是「救助」而是「幫助」,既然不是救助,那麼雙方的關係就是平等的、理性的,並有法律效力的。債務關係在借錢之初就已經形成,雙方的債券責任也已經確認。雖然在親友之間,往往是因為「情」而不得不借錢,但,情是我們願意借錢的原因,它並不影響「還錢」這個規矩的建立。

其次,要讓孩子學會在借錢出去之前,評估借錢的必要性,也就是要弄清對方借錢的理由和還錢的可能性。如果盲目的用自己的錢填了坑,但最後也沒能解決問題,這不僅要賠錢,還會鬧得雙方不愉快。

另外,孩子除了能把錢交出去,也要能學會通過合理的方式把錢拿回來——和對方敲定還錢的方式很重要。借款在什麼時間前還清?如果一次無法還清,需要分成幾次還清?是否需要有見證人?是否只還本金?還是要連上利息一起還?雖然這些還賬的方法不一定都要用在朋友借錢的實際情況中,但是孩子要有意識去和對方商談。規矩的樹立,除了讓自己有保障,也能無形之中讓對方嚴肅認真對待「借錢」這件事。

具有商業感的人,雖說不一定能生活的更好,但能避免遇到太多糟心事。孩子在財商教育中,家長的教育方式可以不同,但核心是要讓孩子認識到:遇到問題,不能一味用「就當買個教訓」的負面情緒來簡單處理,而是需要用公平透明的合作態度打開雙方的交流管道,分析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問題。借錢或者還錢,與大方與否無關,而是一種處理財務的能力,切莫將「情」與「錢」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