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第五德嘉
當人們到某個地方的第一個考量變成:「這裡有插頭可以充電嗎?」、「這裡有WiFi嗎?」,還有對於3C的電量是否足夠產生的焦慮。
根據英國研究,許多人可能得到了「低電量焦慮症(Low battery anxiety)」,心情會處於害怕手機電量不夠造成無法和他人聯繫或「無事可做」的恐懼感中。(資料來源《每日郵報(Daily Mail)》)
所以當通勤列車上有70%到80%的人,不論男女老幼都在看手機,或在大街上無視風險地走路不看路,這社會肯定是出了什麼問題。
該停下來了!
許多靈敏的人因而嗅到了商機:「怎麼讓人在網路上更焦慮是一門好生意!」,於是開始推出讓網友上癮的遊戲、社交軟體、有趣的業配廣告,例如:
1.控制使用者感受:
製造App軟體的介面管理師,負責製造出有趣而新奇網路軟體,讓人們沉溺其中無法自拔,一而再、再而三的付出自己的青春和健康。
2.大數據的分析陷阱
大數據家的分析結果有如心理學家研究的操縱術,知道人們的喜好需求,懂你知你,於是乎你便付出了金錢,只不過是為了買一個大數據的懂我和知我!
其實,通訊軟體上不斷提醒的未讀數字,會讓有些人產生了強迫行為而不斷查看,對於響個不停的訊息無法抗拒,父母親對於孩子沉溺在3C裡更是焦慮,進而產生數位分心時代特有的「在一起孤獨」,所以化解焦慮並努力地找到情緒出口,成了刻不容緩的問題。
自我離散&自我避難
網路上充滿了社會議題、喃喃自語、類廣告、討拍文,從客觀的角度來看,資訊流量如此豐富,滿足了許多人的多元選擇,但是在這種資訊超載的時代中,因為缺乏面對面的真實互動,卻又令人感到空洞寂寞,人們究竟該怎麼重新找回自我意識呢?
目前,有一個新的社群軟體稱為離散者計畫(The Diaspora Projec,又稱Diaspora*或D*),它提倡的理念是在網路上能有高隱私的分享行為,不用那麼在意地去經營網路e-人格。
但是在這個軟體概念中,更值得注重的是「離散」兩個字,在現代的人生中,最好的方式是高度離散,也就是瞭解到網路背後操縱人性的謀略,讓自己能走出3C,在自我意識下重新找到言論發表、知識獲取的來源。
也許浪費時間是你情我願,但如何能重新選擇過自己的清靜生活更為重要。
學習重點
一、最直接的商機是斷線:
除了工作之外的事情,只要減少3C互動就是自己的商機,別去在意社群軟體的未讀通知,媒體建議的延伸閱讀也要適可而止,畢竟手機、平板電腦上面顯示的未讀數字,往往是心情焦慮的來源。
二、重新建立自我意識:
在現今的社會中,擁有堅定的自我意識、自我價值,找回正確的價值觀,並知道自己是誰?該做什麼?比一切都還重要。
所以到圖書館、主題展覽、書店、戶外踏青看海……,重返人文精神的探索,重新審視自己人生要什麼?可以做什麼?
三、離同溫層稍微遠一點:
焦慮在同溫層中迎來更多焦慮,更精準的朋友與廠商的資訊傳播,更多的訊息干擾,正能量、負能量、廢文都混雜起一起,讓讚數、留言數、越來越多的未讀訊息,都正是網路上癮的節奏。
只要維持適當的距離,必能保留更多的身心靈清醒,何樂不為?
宣誓「斷捨離」
不用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只要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宣誓「斷捨離」,該如何設計每天分段的離線生活,做些讓生命有價值感的活動,快下定決心「離散」3C,重新找回有意義的人生。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