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巫倫娜

幾乎沒有人經過「斑馬書店」不駐足觀望:極之可愛的白色窗櫺、濃郁的浪漫氣息在召喚,然後你只好將步伐轉向入店,在溫馨的小空間裏翻閱電影人文為主題的書、把玩精緻的雜貨,或許已經捨不得離開,忍不住對自己說:坐下來喝杯咖啡吧!忘記了窗外北京的霧霾,聽聽隔座正在熱烈討論的拍片計劃,這裡位在「傳媒大學」側門,總有各種影視計劃在進行。或許看到一位像高中生的清秀女孩,其實是已經讀研二的店主。

參加了「單向街」的新店開幕酒會– 主持人介紹是他們第一家提供精緻的餐飲的店,此時聽到旁邊的人說話:「這挺像台灣誠品的。」創辦人說起當年在廣州往北京的慢車上,因為專注閱讀《安娜‧卡列尼娜》,全部包包被偷走而不覺,那一時的文學更予她的強烈安慰,因而興起創辦書店的念頭。而我自己曾經在「單向街」藍港店找到台灣已絕版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彼時欣喜若狂。開心的酒會正熱鬧,倒是元老級的店員小飛惆悵起來,懷念從前在「圓明園」角落的開始。

另家「字里行間」書店在北京四惠的活動常常邀請台灣作家演講,周邊社區也住了很多台灣人:包括女明星、職業作家等,常在這裡交流討論。可喜的是書店允許會員借書回家,稍稍緩解必須買回家、書滿為患的危機。管店務的輝哥,不時提醒我回台時幫忙找找文創商品。後來,在「孔子學院」總部開店時,索性邀我當代表發言拍攝入紀念影片了,沒想到旅居者的身分,有一天會與大陸滿堂作家為伍。

北京的三聯韜奮書店在今年開始實行24小時營業,振奮了京城的愛書人,旁邊連著台灣老闆開的「雕刻時光」咖啡館 —那是小資、文青的聚集地。「北京設計週」時,去了「時尚廊」在「751」文創園區的新店,裏面打破固有書店的格局,強烈的現代不對稱設計,令參觀者聚精會神,彷彿走在舞台上。

和書店之間的記憶成了居住在京城的實證,城市的書店像是一盞盞明亮的燈光,提醒過客與歸人不再「生活在他方」。曾在敦煌看中一間空的廠房,一年租金只5千人民幣,衝動地想立刻接手改裝成書店咖啡館,那大概是書店引誘最深的夢了。

 

延伸閱讀:

邂逅在廣東佛山嶺南新天地

路過阿姆斯特丹發現航站城史基浦

比薩斜塔斜出的觀光財!

性感妖嬈小蠻腰

九色甘南香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