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

在婦產科醫學上,懷孕滿20周、不滿37周分娩稱為早產。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表示,有很多原因可能造成早產,但什麼狀況下必須安胎?安胎有哪些方式,本文為你一一道來。

出現早產徵兆要安胎嗎?

安胎最主要的目的在於:降低早產風險,延長胎兒待在子宮內的時間,讓胎兒發育更加健全。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說明,在出現早產徵兆的狀況下,如不影響母胎安全,可進行安胎;懷孕34~37周時,胎兒器官發育皆已具備可於子宮以外的環境生存,此階段出現產兆則可安心待產。依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懷孕24~34周合併早產現象,生產前建議施打類固醇刺激寶寶肺部成熟,務求減少寶寶肺部併發症、提高存活率;超過34周合併早產現象,則可依宮縮強度與子宮頸變化,評估是否進入產程。她提醒,並非所有狀況都可以透過安胎來預防早產,如:破水、子癇前症患者血壓無法有效下降或使用安胎藥物出現嚴重副作用等。

02

安胎方式

安胎方式,有些狀況只需要多休息、規律服用藥物,但也有些情況必須住院治療,蔡亞倫醫師表示,採取何種方式安胎,婦產科醫師會依照妊娠周數與母胎狀況評估,例如:懷孕不滿20周,能使用口服或針劑黃體素;懷孕20周後至足月生產前,則給予可抑制子宮收縮藥物。她進一步說明,抑制宮縮、預防早產的藥物有很多選擇,且每一種藥物都會有不同的適應症與副作用,像是作用於全身交感神經的β受體阻斷劑Yutopar、僅作用於子宮上的催產素受體Atosiban、屬於鈣離子阻斷劑的Nifedipine等,需依懷孕周數、孕媽咪的健康狀況及病史,評估用藥方式、劑量等細節。

03

安胎.注重居家生活照護

通常不需住院安胎的情況下,日常起居要注意哪些細節呢?蔡亞倫醫師表示,當婦產科醫師建議在家安胎休養時,有工作者最好能請假在家休息,居家生活也要注意,儘量不要四處走動,能躺著休息最好,同時應避免從事增加腹壓的家事活動。不過如廁、起身伸展、用餐等,仍可維持正常動作;如僅需服用安胎藥物,除了在家多休息之外,也要留意工作不宜過度勞累、四處奔走,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儘量坐著,她提醒,必須安胎的狀況下,性行為也需要暫停,盡可能避免進行誘發宮縮的行為。

※原文刊載於2018年9月號《媽媽寶寶》379期。

※延伸閱讀

善用檢測掌握母胎狀況.察覺早產傾向

好好安胎這樣做…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