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推薦這篇文章】

「為什麼年輕人這麼愛花錢、當月光族很快樂嗎?」老一輩人可能覺得只要省吃儉用,月存 10K 不是問題,當然,數據顯示只要花在「吃」、「住」和「交通」上,沒有其餘開銷當然能省下一筆錢。然而就如同文中所言,當省錢不能帶給年輕人希望,無法投資買房,無法快速生利息,省吃儉用就為「存錢」到底要幹嘛?(責任編輯:鄭伊真)


錢不想拿來投資買房,只剩下投資自己了。圖片來源:Mark Stevenson CC licensed

文 ∕  leafwind

近年一直有文章在探討這類新貧世代議題,不過關鍵評論網(以下簡稱 TNL)是我第一次看到把個案的收支分配用圖表 呈現

雖然選的樣本並沒有很貼切標題的「低薪、貧窮」(換個角度來說,也就是沒有刻意挑選貧窮的個案),但一部分立意還是良好的。

寫在前面,我感謝這些個案分享他們的實際生活情況。身為七年級後半,沒有背景也很清楚台灣的生活並不容易。但仔細觀察,這些數字是有「詮釋空間」的(也可能是跟 TNL 想要看的角度不同吧)。

一個一個來看:

編按:麵包師傅,33 歲,台北租房

月薪 41,000 元,食物 7,000 元,居住 10,300 元,交通 1,500 元,孝親費 5,000 元,通訊 1,500 元,學貸 5,000 元,娛樂 2,000 元,其他 5,000 元,結餘 3,200 元。(統計數據來源: 關鍵評論網

首先我認為「可支配所得」才是真正要計算的數字,吃、住、交通、通訊,甚至連孝親跟貸款都算進去好了,扣掉這些「必須支出」,剩下的不管要娛樂(2000)還是其他支出(5000),應該都算在「結餘」裡面,也就是實際可支配餘額將近 10 k。

編按:行銷企劃,22 歲,台北租房

月薪 33,000 元,食物 10,000 元,居住 10,000 元,交通 1,000 元,返鄉交通 3,000 元,通訊 1,400 元,學貸 5,000 元,娛樂 2,000 元,其他 1,500 元,結餘 4,100 元。(統計數據來源: 關鍵評論網

本薪 23k 就花了 10k 住在捷運旁邊,雖不至於奢侈,但也無法說是「有計畫存錢」
其他部分一樣,其實可支配所得是 4.1 + 1.5 + 2 = 7.6k

編按:研究助理,30 歲,台中租房

月薪 36,050 元,食物 8,000 元,居住 10,000 元,交通 1,000 元,舞蹈支出 8,000 元,通訊 800 元,學貸 4,000 元,其他 2,000 元,結餘 3,000 元。(統計數據來源: 關鍵評論網

換做是我衡量自己的話,36k 的工作,其實機會成本沒有大到一定要在台中租 10k 的房子。另外,就是學貸不算,可支配所得仍然有 2 + 8 + 3 = 13k。離圖中強調的 3k 存款有不小差距。

編按:NGO 專員,27 歲,住高雄家中

月薪 32,000 元,食物 9,000 元,居住 4,100 元,交通 2,000 元,娛樂 5,000 元,通訊 699 元,保險 5,000 元,其他 3,500 元,結餘 2,700 元。(統計數據來源: 關鍵評論網

外食九千元,我相信同樣預算,可以吃得比台北飽足不少。(除非三餐硬要去買觀光客夜市的食物)保險費這一點存疑:每個月高達五千,想必是儲蓄險類的保單。而儲蓄險並不能算是支出,嚴格來說是「限制較嚴格的定存」,這樣一算,可支配所得其實是 5 + 3.5 + 5 + 2.7 = 16.2k,有一半的薪水可以自由花用。


仔細觀察,這些數字是有「詮釋空間」的。圖片來源:PIxabay

小結

TNL 有做出幾個觀察,我不完全贊同:

除了最後一位住家裡,北中南租屋成本沒有太大差距,我個人倒不認為各地租屋成本一致,而是不管在哪裡,大家都會撥出夠多的預算在住的品質上,無法有太多儲蓄。

除非完全沒有娛樂,或將其他諸如孝親費和保險費取消,才有可能存超過 1 萬元。

保險費並非必要的醫療與意外險,應該歸類為儲蓄(或投資),存款的定義也與「可支配所得」有不小的出入。

伙食費用接近,大多在 8 千至 1 萬元間。

同上,雖然伙食費用接近,但南北差距不可能沒有。我傾向認為: 人們不管住哪裡都會花一定比例讓自己吃好一點


人們不管住哪裡都會花一定比例讓自己吃好一點。圖片來源:Pixabay

我自己觀察的結論:

所謂「必要」的定義正在慢慢改變。以前的年代,吃住基本就好,能省則省。

現在對於「生活」的需求變高了:通訊花 600~1400 是必要;租屋住很近是必要;佔收入 25% 甚至 40% 也無妨;娛樂也是必要(雖然稱不上多)。

並非責怪不夠省錢的行為,TNL 的文章營造出「大家薪水很低、存不到錢」的脈絡,而我自己住在台北市信義區,以這裡的物價應該是有資格說我能比多數人省,或者說「用 40、50 年代的價值觀,他們可以存到更多錢」。(四個看下來,其實大多都可以每月存個 10k)

但即使這樣,又如何?

當存錢並不能給年輕人希望的時候,有些人用幾十年前的陳舊價值觀去責怪他們不存錢,其實毫無意義。

因為存錢的意義,早已不如當年。

在 TNL 的 Facebook 推文也分為兩派;一派說:這些人太會花了吧;另一派說:存錢是有屁用喔。兩派的想法都有原因,從各自的角度出發也都合理。

所以這篇不是要討論他們不夠省,而是試圖解釋一件事情:

病態的環境使大家對「存錢」的想法改變了,為什麼寧願花費在提升生活品質而不是存起來?

其實只要細心算一下就會發現有不少地方可以省錢,但就算存錢省下來,能做什麼?把錢存起來,用處不大。


病態的環境使大家對「存錢」的想法改變了,為什麼寧願花費在提升生活品質而不是存起來?圖片來源:Pixabay

原因一:幾乎沒有有效的投資標的

民國 83 年的時候,一年期定存利率有 7.29%
22 年後,民國 105 年,只剩下 1.04%

為什麼這裡要挑 83 年,因為複利十年 1.073¹⁰ ~ 200%,也就是約莫 20 年前的環境,100 萬放 10 年變 200 萬。投資環境太好了,存款還會被覺得傻。而 105 年的時候,同樣 100 萬放十年,只會有 110 萬,利率比通膨低,其實代表的也是投資環境極差。

同樣上萬點,十七年前放鞭炮,十七年後沒人鳥。

原因二:一輩子都不期待能買房。

再來說說台灣人最愛的房地產,不要說會不會賺,現在可怕的房價,一般人根本也無法投資。

房價所得比=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買房

台灣房價所得比有多高?

超過十倍是很誇張的數字,代表不吃不喝十年才能買房。再加上在低薪的台灣,民眾的可支配所得其實很低,同樣十倍房價所得比,別的國家二、三十年能買房,在台灣可能一輩子都買不到。

台北小套房可能就要兩千萬,但即使是年薪百萬,一年存 50 萬,剛好 40 年才有兩千萬,存到都退休了才有一個安身立命之處。

如果是貸款買的,加上利息就一定超過 40 年,更不要說如果年薪 50 萬以下,永遠不可能買得起。

疑問:去買偏鄉房子不就好了?一定要住台北?

這是 PTT 常看到的奇怪論點,沒錯,或許可以在台北賺了往鄉下買,但就算是鄉下的房價,也只是從「極度不合理」變成「不合理」罷了

另外,鄉下薪水也低很多,總有人買不起房。(老實說離開台北就幾乎都低到不合理了,只是血尿還是吐血的差別)

我也可以說「就算每個人都要求另一半年薪百萬,還是有人達標阿」,但 事實就是大部分人無法達標。

平均房價高到不合理是事實,有部分民眾買得起也是事實,但通盤考慮的時候,就不能用一部分買得起的人欺騙自己。(對,我就是在說政府、權貴、建商跟那些拿錢試圖帶風向的媒體)


一定要住台北?圖片來源:pixabay

疑問:租屋不行嗎?一定要買房?

由於大家都買不起,高價位房屋小跌。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租房一輩子反而比較便宜
我在幾年前也是這樣想的,但這兩年觀察下來,房價跟租金並沒有直接連動,怎麼說?

房子都拿來炒,一手轉一手的情況下,進到租屋市場的比例不高,但住的需求並沒有減少,供給小於需求的情況下,價格自然會上升。

就我工作後這幾年的觀察,台北市區租金反而增加得很快(約莫與五位有在台北市區租過、買過房子的同事討論過),現在,如果要在合理通勤範圍內、機能不錯的房子
不要說租金,可能要找到物件都不太容易,剩下就是靠運氣跟人品了。

結論:錢不想拿來投資買房,只剩下投資自己了

所以,有人選擇住好一點、離工作近一點,有人選擇吃好一點,有人選擇去上課精進自己或者培養興趣,這些也都是很合理的。

雖然對於每個面向的比重要求不同,但共通點就是 「存起來」這個選項已經越來越不重要,如果有比較年長的人無法理解,覺得「年輕人為什麼這麼愛花錢?」請拿這篇文章反問他們:存起來到底要幹嘛?(然後記得來告訴我,我也很想知道還有什麼好的投資標的)

(本文經原作者 leafwind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能存多少不是問題,失去存錢的意義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