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作者:  論壇報副刊 

◎周傳久(媒體工作者)

近年由於失智人口增加,教會開始重視失智族群的靈性需要。但有些失智者參加一般的禮拜,可能無法理解許多聖經話語和儀式。他們也可能比一般人不容易控制情緒,尤其人多或者聲音多,甚至氣味,都可能引起所謂「躁動」。

「躁動」打了引號,是因有時候是照顧者不明白失智者的感受,和他們的眼光怎樣看環境與人,因而導致他們以行為和聲音表達,卻被當成躁動。要怎樣設計適合失智者的禮拜方式,需要我們更多努力。

↑奧地利教會邀請難民接待失智老人,藉服事融入奧國新生活。

↑奧地利教會邀請難民接待失智老人,藉服事融入奧國新生活。

崇拜增觸覺聽覺等具象經驗

芬蘭早在2012年就出版教會通用的《失智聚會手冊》。丹麥也在2016年完成全國牧師通用的學習網站,學習怎樣引導失智聚會。但這兩國的經驗是,原則上要讓失智者安適專注,盡量不要在太多人的環境,並且增加音樂和觸覺、視覺、嗅覺等感覺方式。這不是為了有趣,而是設法用失智者保有的能力與他們溝通,使其得到來自上帝與會眾的關顧。

但關於聚會人數的問題,奧地利的經驗有些不同。去年底在維也納一個天主教教堂,有好幾家安養機構用大型巴士將失智者載來。教堂門口則聚集另一批年輕人,他們是奧國接收的難民;教會希望他們能有適當的機會融入社會,感覺自己被接納,也有機會和更多人接觸,了解奧國的生活和信仰,所以教會連繫社福組織邀請他們來幫助失智者。幫助的方式是每來一輛巴士,難民青年就上前接待,幫忙推輪椅,藉著服事進入入籍奧國的新生活。

踏進教堂,排列座椅的主通道中央,刻意放著一個水盆,水盆前還有一桶小石頭。失智者或難民經過時,可隨己意拾起其中一兩粒丟入水中。據設計的神學家蔡司納博士說,這是以具象的經驗提醒大家,任何人只要願意付出,都可以有影響力,就像石頭丟入水中必有漣漪一般。不管參加崇拜的人身體健康如何?懂得多少德文或者文化背景?都容易明白這理念。

↑丟石入水中產生漣漪,象徵付出就有影響力。

↑丟石入水中產生漣漪,象徵付出就有影響力。

高中詩班如天使接近會眾

會眾就座之後,先有主禮帶領大家唱詩、進行一般崇拜程序。配合的詩班和樂團是當地聖心中學的學生們,但指揮是從台灣到奧國讀音樂後、任職該校的連智慧老師。

短講由社會明愛會、這個擁有許多安養機構的組織的代表克莉絲汀,邀請一位失智者來分享,目的是希望大家減少對失智的刻版印象,了解失智者的心境和生活期待。講者面前的桌子,陳列失智者在家生活照片,讓大家看到他們仍可保有互動與生活品質。

這位失智者將自己檢查出來後的情緒,到後來怎樣調適生活解釋給大家聽,鼓勵在場的失智者和照顧者。當他訴說自身經驗,其他會眾環繞附近聆聽,氣氛動人。

然後是一連串詩歌和演奏。許多研究指出,失智者雖認知退化,但音樂與歌詞的記憶感知能力往往保有不少。透過音樂能安慰鼓勵失智者,讓他們也能參與、感覺自己還有功能,更能與眾人一起敬拜神。

高中生的唱詩和演奏選曲有些很通俗,即使不常聚會的人都可能聽過。連智慧老師安排了一個特別的橋段。本來詩班站在教堂前方的祭壇演唱,唱到一個段落,學生們忽然一起走向會眾,分散到許多失智者身邊,握起他們的手,繼續唱詩。學生們臉上流露著自然樂意的神情。

對失智者來說,看著這些遠遠在前面的青年走向自己,有如一群天使逐漸接近,而且最終友善微笑的展現接納邀請的肢體語言,沒有忽然勉強要失智者配合跟著做什麼動作,只是輕輕握著他們的手,繼續一起唱詩,有如要與失智者同在樂園裡。

其實從失智照顧原理來看,這是非常適切的。這個舉動配以適合的旋律節奏,讓失智者和照顧者都非常窩心、療癒,因為看著年輕人用無條件接納的態度,帶著優美歌聲來接近,還握起手來。符合聽覺、觸覺、視覺等多種感知,使失智者得到安全感和平安。之後有主禮祝禱結束聚會。

克莉絲汀女士也是聖心中學校長的夫人,這時預備了紀念禮物,一一發給詩班同學,如同聖餐一樣慎重,表達對同學的感謝和看重。其實這種態度本身就是很好的身教。

↑失智者崇拜,給予安全感和平靜的氛圍非常重要。

↑失智者崇拜,給予安全感和平靜的氛圍非常重要。

為失智者設計不一樣的聚會

聚會後,在教堂外的廣場,早已由服務人員預備好點心,大家可以自由在陽光大樹下分享交談,連老師的詩班則在旁繼續演奏許多歌曲。事實上這不只是一個主日崇拜,也是維也納市許多團體發動的一個推廣活動,他們定期預備這種活動,希望更多人來參加,從會場預備的單張認識失智,也知道城市有些什麼資源可以諮詢。

從過去各國各地的聚會經驗顯示,有些失智者可能在參加教會聚會時吼叫不安,甚至指著講道者說很多話,讓家屬難堪,會眾不知如何是好。可是這次聚會並沒有這類問題。歸結可能原因是,每個機構審慎評估失智者當日的身心情形,給予適當的陪伴接送,加上調整了聚會的內容,還特別安排青年走下台與之互動。這些雖然沒特別說是失智友善設計,然而實質上已經有這種精神。

營造讓人感受平靜的元素

主導者之一的蔡司納博士,平時也負責好幾個安養機構的失智者靈性照顧。他說,教會看到有些會友因失智不便來教會,感覺很孤獨,連帶影響家屬也不能來而感到孤獨。他們設計新的聚會方式,期待失智者和家屬能繼續感受:他們仍屬於教會!

接待失智者,給予安全感和平靜的氛圍非常重要。周圍的人若能盡量創造安全感元素,就是很好的照顧。例如泰澤詩歌,都是短短的、有內容,重覆唱有種平靜的感受,並不需要很大量變化的歌詞。失智者周圍的人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也有影響。雖然有些失智者不認得站在面前的人是誰,但是可以感受得到,這人是否友善。

這些探索失智者禮拜的群體,多半舉行的是小型聚會,牧者可以一一接觸認識失智者;但若能整合資源,大型聚會可帶來和小型聚會不一樣的經驗。這次奧地利的特別聚會,讓失智者、職業照顧者、家屬、外籍音樂老師、高中生、新移民一起參與,大家都被看重,也從過程中了解,失智了仍然可以擁有美好的生活──若大家願意一起支持!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宛如在樂園:記一場奧地利失智聯合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