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二弄  

台灣的通貨膨脹情形嚴重嗎?

截至2021年台灣的通貨膨脹不算特別嚴重。

根據院主計總處數據顯示,2023 年 1 月消費物價指數 (CPI) 較上年同期上升 2.66%。這略高於台灣2010年至2020年1.22%的年均CPI增幅。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政府已採取多項措施抑制通脹。例如,央行自2021年年中以來已多次加息,以維持物價穩定並控制通脹。此外,政府還推出了幾項穩定食品價格的舉措,包括向農民提供補貼和增加農產品供應。

因此,雖然目前通脹高於台灣平均水平,但政府正在採取措施控制這種情況,確保它不會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

美國貨膨脹情形嚴重嗎??

至 2021 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已上升到被認為較高但尚未嚴重的水平。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截至 2023 年 1 月的 12 個月中,所有城市消費者的消費物價指數 (CPI) 上漲了 7.0%。這是自 1982 年 6 月以來的最高 12 個月漲幅,並且顯著高於過去十年CPI年均增長率為1.8%。

隨著美國經濟從 COVID-19 大流行中反彈,近期通脹飆升的主要驅動因素是供應鏈中斷、勞動力短缺以及對商品和服務的強勁需求。特別是能源和食品價格的上漲對CPI的整體上漲貢獻巨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已經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來幫助抑制通脹,包括提高利率和縮減其債券購買計劃。政府還採取措施解決供應鏈瓶頸和勞動力短缺問題,這可能有助於緩解部分價格壓力。

總的來說,雖然美國的通脹目前處於高位,但從長遠來看它是否會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仍不明朗,政府和美聯儲正在採取措施應對這種情況。

雖然美國的通貨膨脹雖然相較於台灣較為上升,但仍沒有達到嚴重的情形,但是為何美國政府選擇強烈的手段抑制,而不是平緩的疏通手段

雖然美國目前的通脹形勢尚未被認為處於嚴重的水平,但出於多種原因,政府和美聯儲已採取措施幫助控制和管理通脹。

金融 金融 經濟 經濟 提高 家禽 升起 通貨膨脹 食物 牛排 飲食 概念 思路 比喻 農業 分配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以下是一些最近的經濟數據點,它們說明了美國的通貨膨脹水平以及政府和美聯儲為何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來控制通貨膨脹

截至 2023 年 1 月的 12 個月裡,所有城市消費者的消費價格指數 (CPI) 上漲了 7.0%,這是自 1982 年 6 月以來的 12 個月最高漲幅。

在截至 2023 年 1 月的 12 個月中,家庭食品 CPI 上漲了 10.6%,而能源 CPI 上漲了 34.6%。

自 2021 年年中以來,美聯儲已多次加息,目前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為 1.25%-1.5%,高於疫情前的接近零水平。

首先,長期價位持續停留在較高的位置不落且持續的通貨膨脹可能對經濟造成損害,並可能導致對貨幣失去信心,使政府借錢變得更加困難和昂貴,從而減緩經濟增長。此外,高通脹會降低家庭的購買力,導致消費者支出減少和經濟活動放緩。

其次,作為其最大化就業和穩定價格雙重任務的一部分,美聯儲有促進價格穩定的任務。這意味著它有責任使用其貨幣政策工具,例如提高利率,以幫助將通貨膨脹控制在其 2% 左右的目標範圍內。

最美國政府和美聯儲可能已經注意到過去曾與高通脹作鬥爭的其他國家的經驗,例如委內瑞拉或津巴布韋。他們可能正在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以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並防止通脹變得更加嚴重和難以控制。

因此,儘管美國當前的通脹形勢尚未處於臨界水平,但政府和美聯儲正在採取措施管理通脹,以避免潛在的長期經濟損害並保持物價穩定。

美聯儲也一直在縮減其債券購買計劃,這是一種貨幣刺激措施。該計劃最初是為應對大流行病而推出的,以幫助支持經濟,但美聯儲一直在逐步減少每月購買的債券數量。

美國政府已採取各種措施解決供應鏈瓶頸和勞動力短缺問題,這些都是導致通貨膨脹的因素。例如,它為升級港口和其他交通基礎設施提供資金,並為企業提供激勵措施以增加招聘。

這些數據點表明,美國的通脹處於相對較高的水平,並受到一系列因素的推動,包括供應鏈中斷以及對商品和服務的強勁需求。政府和美聯儲已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來控制通貨膨脹並防止其變得更加根深蒂固並可能造成更嚴重的經濟損失。

短期間美國政府選擇使用更強有力的措施來抑制國內通脹。對台灣經濟是否有重大影響?

美國政府和美聯儲實施的控制通脹的措施主要集中在美國經濟及其貨幣政策上。因此,這些措施對台灣經濟的直接影響可能有限。然而,由於兩國之間的密切經濟聯繫,台灣經濟可能會受到一些間接影響。

一個潛在的影響可能是美元的價值,這可能會影響台灣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如果美元因採取強有力的控制通脹措施而大幅升值,可能會使台灣出口產品相對昂貴,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也已採取措施表明,將關注其貨幣政策對其他國家的潛在影響,並將酌情與其他央行進行協調。

另一個潛在影響可能是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大宗商品價格一直是美國和其他國家/地區通貨膨脹的重要驅動因素。如果採取的控制通貨膨脹的措施導致全球對商品的需求減少,則可能導致商品價格下降,這可能有利於台灣作為商品淨進口國。

截至2021年,台灣經濟表現良好,2021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長5.2%。然而,持續的COVID-19大流行和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繼續對台灣經濟構成挑戰,美國控制通脹措施的間接影響難以預測。因此,對台灣而言,重要的是繼續監測形勢並適時調整其經濟政策,以確保持續增長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