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編譯陳貞元、編譯余友梅/報導】以色列和哈瑪斯戰爭持續延燒,雙方死傷慘重。歐美各大學掀起以巴支持立場不同的對峙,國際社會亦不斷有止戰的呼求。此時此刻,西方流行樂壇傳奇巴布.狄倫(Bob Dylan)在越戰年代風靡的反戰創作歌曲,及信主後的福音歌曲,正可提供此時的冷靜思考。

巴布.狄倫創作的歌曲不計其數,在60年代,他最著名的歌曲〈風中飄盪〉(Blowing in the Wind)被譽為美國民權與反戰運動的「國歌」;與另一首歌〈蛻變時節〉(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同樣是許多五、六年級生的回憶殺。

〈風中飄盪〉談的是越戰,但歌詞中沒有一字提到戰爭,而是以隱喻來呈現戰爭的殘酷

「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頂天立地?(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白鴿要飛越過多少大海,才會在沙灘上長眠?(Yes, ’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砲彈要被發射過多少次,才會被永久禁止?(Yes, ’n’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這答案,我的朋友,正在風中飄盪(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風中飄盪〉(Blowing in the Wind)

相較之下,〈蛻變時節〉的歌詞則更加直白:

「來吧!參眾議員諸公(Come senators, congressmen)

請留心這呼求(Please heed the call)

別站在門口(Don’t stand in the doorway)

別擋住大堂(Don’t block up the hall)

阻撓者將為此付出代價(For he that gets hurt will be he who has stalled)

外頭的戰役正如火如荼進行(There’s a battle outside and it is ragin’)」

 

1980年代的巴布狄倫。(Wikimedia)

1980年代的巴布狄倫。(Wikimedia)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巴布.狄倫(Bob Dylan);很多人都說這是大爆冷門,但對許多搖滾樂迷來說,這其實不算是個意外,卻絕對是讓人驚喜的選擇。

諾貝爾文學獎公布頁面。(Nobel Prize 官網)

諾貝爾文學獎公布頁面。(Nobel Prize 官網)

這也是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給流行歌曲作詞家,並且是流行樂音界首次有人得到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理由是為表彰他「在偉大的美國歌謠傳統裡,創造了全新的詩意表達」。諾貝爾獎官網對這句讚詞,有進一步的闡述:

「巴布.狄倫的歌扎根於美國民謠的豐富傳統,也受到現代主義詩人和「垮掉一代」運動(the beatnik movement)的影響。他早期的歌詞結合了社會鬥爭和政治抗議,而愛情和宗教也是歌曲中的重要主題。他的創作以精鍊的詩韻見長,並能創造出令人讚嘆、往往超乎現實的意象。他從1962年出道以來,已曾多次重新打造自己的歌曲和樂風。」

不看邪惡事物自認有宗教信仰

今年82歲的狄倫,音樂生涯共獲得10座葛萊美獎,曾以融合民謠和搖滾的曲風改變1960年代的主流音樂,並在1988年獲選進入搖滾名人堂。

狄倫2022年出版了新書,書名為《現代歌曲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Modern Song),他在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訪問中透露,他經常讀經和禱告,並且享受聆聽教會音樂,他自認是一個有信仰的人。

他說自己不會花太多時間在電腦螢幕上,也從不看「任何發出惡臭或邪惡的東西」。他說:「我是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我經常讀聖經、默想和禱告,也會上教堂點蠟燭。我相信咒詛和救贖以及上帝的旨意;也相信摩西五經、保羅書信、聖徒的祈求(Invocation of the Saints)等所有的一切。」

 

2012年5月,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授予狄倫總統自由勳章。(Wikimedia)

2012年5月,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授予狄倫總統自由勳章。(Wikimedia)

當《華爾街日報》問他認為哪一種音樂風格是他的啟蒙時,他回答道:「聖樂、教會音樂、重唱。」

狄倫於1941年出生於明尼蘇達州杜魯斯(Duluth),原名是羅伯特.艾倫.齊默爾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他的祖父母是從俄羅斯帝國(現為烏克蘭)的敖德薩移民到美國的猶太人,外祖父母是立陶宛猶太人;但在1970年代,狄倫公開歸信了基督教福音派。那時葡萄園門徒訓練學校(The Vineyard School of Discipleship)给予了適時的影響。

1978年的巴布狄倫。

1978年的巴布狄倫。

從音樂中找到信仰和哲學

1997年,迪倫告訴記者:「我在音樂中找到了宗教信仰和哲學,但我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它。聖樂……就是我的宗教,我從聖樂中學到的東西比我從任何人學到的都要多。這些歌曲就是我的詞典,我相信這些歌。」

迪倫稱創作過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為它讓人們孤立無援。「創造力是一件神秘的東西,它會在想去拜訪誰的時候,拜訪它想拜訪的人。」

但是狄倫也表示,「個性軟弱」的人不會成為優秀的詞曲創作者。他說:「一首偉大的歌曲……跨越流派……是所有事物的總和……它是永恆的……它無所不在……會在隱祕的地方觸動你的內心深處,並讓你沉浸其中。」

歸主數月後製作首張基督教音樂專輯

這不是狄倫第一次公開談論他的信仰。1979年春天,就在他歸主幾個月後,迪倫開始錄製他的第一張基督教音樂專輯《慢火車來了》(Slow Train Coming)。迪倫的唱片製作人巴瑞.貝克特(Barry Beckett)的製作助理迪克.庫柏(Dick Cooper)回憶道,在錄音空檔,迪倫經常和製作團隊討論聖經,甚至想引起他人對新約聖經的興趣,庫柏有一張迪倫當時討論做筆記的照片。

〈總得服事某人〉

他們工作之餘經常談論聖經和宗教,迪倫還向封面設計者建議「要有一列火車,前景中有一個人拿著鎬(象徵著耶穌的十字架)」。事實證明,為《慢火車來了》提供封底照片的尼克.薩克斯頓(Nick Saxton)當時大量參與聖經研究,日後製作團隊中也有人開始信耶穌。專輯中的一首歌〈總得服事某人〉(Gotta Serve Somebody),貝克特個人非常喜歡,認為它非傳統的、老套的基督教音樂,而是與「耶穌愛我,我知道」這一點相關的發揮,「它有深度」,他說。

2010年的巴布狄倫。

2010年的巴布狄倫。

但是傳記書《不安的朝聖者:鮑伯迪倫的靈性之旅》(Restless Pilgrim)作者史考特.馬歇爾(Scott Maxon Marshall)在書中卻提到,許多迪倫的粉絲對這張新專輯並不太感興趣,認為專輯的歌詞描繪的上帝是一位嚴酷的上帝;但馬歇爾提醒,其實粉絲們忽略了專輯中其他的歌曲,在那些地方出現的是仁慈上帝的形象。

迪倫在2020年推出第39張全新專輯《坎坷之路》,其中的主打歌〈我已經下定決心要把自己奉獻給你〉(I’ve Made Up My Mind to Give Myself to You)〈假先知〉(False Prophet)〈再見吉米.里德〉(Goodbye Jimmy Reed),仍是充滿著濃厚的基督信仰元素。

對這位「不安的朝聖者」來說,信仰的追尋曾是一條坎坷、迷惑甚至被誤解的道路,但他最後終得救贖。(資料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KKBOX, Amazon)

〈我已經下定決心要把自己奉獻給你〉

(I’ve Made Up My Mind to Give Myself to You)

〈假先知〉(False Prophet)

〈再見吉米.里德〉(Goodbye Jimmy Reed)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創作反戰名曲 詩意歌詞摘下諾貝爾文學獎桂冠 樂壇傳奇巴布狄倫擁抱信仰:「我經常讀經、默想及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