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山林棋手
什麼叫「假多元語言之名以行獨尊台語(俗稱閩南語)之實」?讓我們從一首校歌徵選談起 陽明交大因應合校,最近啟動新校歌徵選(https://reurl.cc/N02qN6),並公開徵集公眾意見。
筆者曾在合校前的交大念過書,自然對此有所關注,綜觀進入初選的數個投稿歌詞琳瑯滿目,大多都具正面教育意義,也結合交大和陽明兩校區在合校前的各自特色,唯獨一首校歌草案《領航》引起我的不解—並不是說歌詞有涉及不當的用字遣詞,而是這首歌詞最大的問題與爭議是「假多元」。
華語是各族群通用的語言,因此相比於台語則不會有獨厚哪個族群的問題,而如果真要講語言的多元性,若校歌特別僅加入台語的話恐怕引發其他語言族群的不滿,不利校內族群之和諧與社會觀感,甚至在族群議題上的引發政治爭議。
圖片取自:(wikipedia)
一、只有台語無客語,對比陽明交大有客家文化學院根本天大的諷刺:
當時我在新竹求學時,聆聽當地人彼此對話,常能聽見一口道地的客家話,學校更設有客家文化學院來推廣在地人文風情。陽明交大的校址與一半的主校區、全校有約四分之三極高比例的學生在客家文化重鎮的新竹,依《客家基本法》第4條,六家校區所在的竹縣竹北因客家人口達該區二分之一以上被客委會列為以客語為主要通行語、光復校區與博愛校區所在的竹市東區因客家人口達該區三分之一以上被客委會列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結果《領航》校歌草案高談所謂「本土語言」,卻無形之中獨厚台語而無客語,豈不荒謬至極?
二、歌詞中的「本土語言」獨尊台語,有違語言平權精神:
我國是多元文化國家,本土語言自然也很多元,《國家語言發展法》也明定語言平權之精神。《領航》校歌草案創作構想高舉「多元」大纛,卻獨厚以台語為母語的閩南人(或稱福佬人、河洛人),這對於客家人、原住民來說難道不是一種變相歧視?另外,這難道不是在為難同樣不熟所謂「本土語言」的外省人、新住民嗎?
吾人絕對認同本土語言的保存與傳承之重要性,然而獨尊台語等同變相排擠甚至打壓其他族群的母語甚至是讓人想起省籍情結,討好特定族群卻傷了其他族群,豈可還自稱「多元」呢?這不由得讓人聯想起某些操弄「福佬沙文主義」意識形態、灌輸「不會說台語就是不愛台灣」的政客一樣。
作詞者自己愛講什麼語言我們都尊重,但這可是校歌,是給全校教職員生乃至校友永遠傳唱的歌曲,難不成陽明交大不用顧及原住民、客家人、外省人甚至是新住民的師生之情感嗎?還請學校在選出最後定案的校歌時慎思。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