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輕世代的經濟情況比不上年長世代。

教育部今年評選出來的孝道金句為「孝順,就是照顧好自己」,但是為什麼父母看到子女照顧好自己就感到開心?現實是,現今社會的世代不平等,讓年輕人光是養活自己,就耗盡心力。

「孝順,就是照顧好自己」?

教育部昨日(24 日)頒發孝道教育優良作品,其中創意文案比賽(孝道金句)特優為「孝順,就是照顧好自己」。據《中央社》報導,作者劉定宇在介紹文案中指出,父母臉上出現最喜悅的笑容,是因為得知孩子有確實用心地照顧自己。子女成長茁壯到能獨當一面,對於未來挑戰無所畏懼,就是對父母恩情的最大回報。

1977 年後出生世代,平均所得比父母輩還低

對現在的台灣年輕人而言,要能夠自立自強、獨當一面地生活,真的不簡單。根據臺師大教育學系教授張宜君與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合著的論文《時勢造英雄:台灣個人所得的世代不平等,1992-2017》,1977 年後出生的世代,每月平均所得不僅比父母一輩還低,薪資購買力還倒退到與 1946 年以前出生的戰爭世代一樣。

八零後青年,背負更重的居住負擔

OURs 都市改革組織去年 指出 ,八零後的青年蝸牛世代,背負較 30 年前更沈重的居住負擔。身處高房價與低薪資,他們沒有「儲蓄存頭期款」、「薪水繳房貸」的進場機會;同時,已擁有住宅的年長世代,多期許房價持續增長累積財富,這就讓青年世代居住代價更高。

據《東森財經新聞》,自 2002 年至 2018 年,台灣平均房價所得比漲了 1.92 倍,但薪資卻幾乎凍漲。以高房價的台北市為例,此期間,年輕人平均薪資漲幅只有 14%,但房價所得比却從 6.01 倍漲到 14.44 倍。

年輕人的薪資停滯成長、高房價,使得照顧自己人生的難度增加。也難怪如今在台灣盡孝道的其中一個方式就是「照顧好自己」,因為對許多努力在社會上自立的年輕人來說,要提供給父母好的生活,恐怕也有心無力了。

本圖/文由「BuzzOrange 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年輕人養自己變好難】教育部「孝道金句」是「照顧好自己」 為何子女做到這點,父母就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