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日新(暨南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Photo Credit: raincarnation40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台灣在一個月前剛完成大選,而現今眾所矚目的是美國今年底的總統大選,矚目中的矚目是川普。自從川普於2015年6月16日正式宣布參選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的共和黨初選以來,因為奢華的生活方式和辛辣的語言而不斷引發爭議,但卻成為共和黨呼聲最高的候選人。例如,川普2015年12月7日表示,如果他當選總統,將禁止所有穆斯林入境美國。

類似川普的極端人士們近年來在各個領域大行其道,原因是體制結構由過去封閉與極權逐漸轉向開放與民主,資訊普及造成社會大眾被淹沒在資訊汪洋中,為了搏版面所採取的偏鋒言論與作為彷彿浮木,讓有心的人不致滅頂,但過度操作下所衍生的問題層出不窮,對文化的衝擊也極其深遠。民智大開似乎在分辨資訊真偽上也並無太多助益,網際網路帶來了資訊過度負荷與資訊焦慮,甚至在時限下逼人逃避深度思考而直接進入淺層決策。

三種抽離心態不利社會發展
工於心計的偏鋒逐漸操作成為主流、新常態,並非社會之福。反社會傾向原本用以形容那些不能融入主流社會的狀態,主流社會代表在人口分布中常態分配的中間區段。鐘型的常態中間區段不僅是多數,也代表與其他多數相去不遠、容易達成共識,民主制度根據這些多數意見取得最大公約數,可能的共識往前進的阻力最小。

如今偏鋒以異常值(Outlier)之姿進入主流,反映了三個可能:以鴕鳥的心態逃避世事紛擾,落得一個清靜,結果是從中道淪為偏鋒;第二個可能是,沈默的中間大眾沒有自己的主見,因此盲從辛辣言論,在悶時代求得一個爽字;最後一個可能源自怯懼,鄉民的霸凌已成為當代民主的反諷,因怕被肉搜,乾脆無言無語、無聲無息。

三種抽離的心態其實都不利社會的發展!後現代社會逐漸多元,但多元總在光譜的兩極中找著自己的定位,在台灣濃濃的人情味中,真正勢不兩立的情境不多,同理異見的難度不高。冷漠無論是基於前述三種心態的任一,最後都是中間、溫和、理性的多數得不償失的陷阱。

多少時候該仗義時卻默然
有人說愛的反義字不是恨、而是冷漠,冷漠英文為Indifferent,也可譯為無差異。當3與4的差距和3與7的距離無差異時,這個世界就亂了!所幸,自然律並不會出現這樣的荒謬!人試著以荒謬抗議自以為或感受到的荒謬,謬上加謬的結果是無以復加的荒謬,世界就在人的自以為是中,將社會體制發展得越來越荒謬。任何存在都不會對差異無感,君不見停車場中為了搶車位大打出手,或在國道上被超車後的不爽尬車,距離是很真實的!但多少時候,我們又對環境中該仗義執言的情境默然不語?甚或對偏激的言論按讚、喊爽,以偽善的姿態躲在莽撞的背後,以安全的蔽體保護不敢真實的不滿。「距離」在這個時代顯得異常飄渺!

在中產階級崩壞的年代,一個大鐘型的常態分配曲線,碎片化成為十個小鐘型的常態分配曲線,各擁一座小山頭的中道;一個中道碎形為十個中道,甚至在極端之外再創新一個小山頭的常態分配,把偏鋒的跨距持續向外延展下去,這種新常態虛耗了時間與資源,也顯現了民主的極限。

惡質的民粹自光譜中不斷切分,樹立差異,以差異形成鬥爭的論述,這個山頭向其他山頭叫陣的結果並無助共識的形成,貽害的是人類想以民主體制追求的包容,但這些包容卻在有心的操弄中遭到誤用。民主不是社會發展的終點,民主中的愛與包容才是。在價值交錯的時代中,一個常態分配的偏鋒可能成為另一個常態分配的中道,只有愛和包容才能輔助民主的進化。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日光之下無新事》偏鋒時代的中道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