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EY1111

時間是寶貴的資源,各式各樣的生成式 AI 工具發展至今,已成為許多工作者節省時間的利器。根據微軟與 LinekedIn 發布的《2024 年工作趨勢指數》,90% 受訪者表示 AI 有助於節省時間,85% 認為能更專注在重要工作,84% 認為 AI 提升了他們的創造力,83% 的人更因此更享受工作。

在美國西雅圖擔任 Uber 產品經理的 Nimisha Sharath 就是善用 AI 提升工作效率的案例之一。她分享,身為移民,掌握 AI 如何影響她的生活、工作至關重要,甚至是她留在這個國家的關鍵。她表示,找工作的重點是尋找大部分工作內容不會被 AI 自動化的職位,不過,她也將部份的工作任務讓 AI 代勞。

她透過讓 AI 協助處理約 30% 的工作內容,特別是在會議管理方面有顯著成效。作為一名產品經理,她每天平均需要參加 4 到 5 次會議,運用 AI 協助處理會議記錄與後續追蹤事項,每天可以節省約 100 分鐘的工作時間。

怎麼透過 AI 提升工作效率、專業技能?

Sharath 表示,以前每次會議結束後,她通常需要整理資料並 email 給其他人,以確保每個人都了解情況,而 AI 能幫她整理會議重點、追蹤各方意見和決策走向,這可以節省 15 到 20 分鐘的時間。當他每天要開數次會議,就節省了 100 分鐘。

除此,AI 還能協助她快速吸收新知、提升技能。例如,原本需要花費數小時閱讀的研究論文,她現在只需要幾分鐘就能掌握重點,而不需要數個小時。在準備策略簡報時,AI 也能協助她更快速地完成研究分析,讓簡報有更多資訊和說服力。

AI 讓她有更多時間處理人際互動、判斷力

Sharath 強調,運用 AI 處理例行性工作後,讓她有更多時間專注在她認為永遠無法被自動化的任務,像是建立人際關係和管理利害關係人等。

她指出,身為產品經理要扮演好溝通橋樑的角色,必須協調營運、資料科學、設計等 7 到 8 個不同類型團隊共同合作,而這就是產品經理的能耐。

此外,她認為人類的判斷力是 AI 無法取代的。因為,即使 AI 已經學習了全世界的資料,這些資料仍可能存在偏見,無法完全代表所有人的想法和意見。因此,他認為,部分工作內容仍然需要人為介入,確保決策符合需求。

Sharath 認為,每一種職位的部分內容,都將不可避免地被 AI 自動化,但與其被動等待 AI 影響工作,不如主動運用 AI 提升工作品質。她說,即使工作內容有 30% 被自動化也沒關係,成為能教導他人如何運用 AI 的人,本身就是一項全新的技能。

本圖/文由「Techorange科技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用 AI 把 30% 工作自動化!Uber 產品經理自揭如何每天省下 100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