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清林

一個眾所矚目的兆元產業新明星, 市值竟在短時間內蒸發了4000億元, 它能帶給生技業者與投資人怎樣的啟發? 美股生技指數持續創高, 受創的台灣生技股能否東山再起?

一顆藥,竟能翻轉4000億元的市值,這絕不只是一顆藥的問題,而是市場存在著根本的問題!

一年多以前,台灣生技展熱烈開幕,把新藥產業的熱度炒到最高點;當時,整體生技產業市值來到9900億元,眼看一個新的兆元產業就要誕生了,台灣也儼然躋身為下一個世界生技之島。然而,基亞事件的衝擊,竟成為生技產業的分水嶺,一年之間,生技產業的市值幾近腰斬,蒸發了4000億元。

一顆新藥解盲不如預期,竟讓台灣投資人對整體生技產業投下不信任票。「我們不應該因為單一的新藥進度不如預期,就全盤否決整個生技產業,這未免太過偏頗。」藥華董事長詹青柳不平地說。

在資本市場上栽個大跟頭並非壞事,台灣生技業經歷過這一年的洗禮後,反而可以用更健全的角度,重新檢視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詹青柳強調,台灣生技產業一切如舊,其他的新藥公司手上的案子都仍在進行,但現在「是資本市場的心態轉變了」。

在台灣生技股暴跌的同時,美國NBI生技指數卻是持續大漲5成,站上4000點大關。「對照美國生技產業已經走了30年,現在台灣的生技產業只是剛起步。」藥華創辦人林國鐘語重心長地表示,台灣要學習的事情還有很多。

教訓1》
新藥不過關,股價暴跌是常事

這一年來,台灣生技產業經歷了很多的「第一次」,像是遇上了新藥解盲不如預期後的暴跌、三期過關拿到藥證後的走跌,還有藥界大老晟德董事長林榮錦遭掏空起訴等事件。其實,美國生技市場過去幾10年也經歷各種問題,該怎麼解決自有一套遊戲規則;但相較下,在台灣生技圈一切都是頭一遭,就像是經濟學所謂的「黑天鵝」,這一情況嚇壞了台灣的投資人。

「在國外新藥不過關,股價暴跌7、8成是很正常的事。」身處風暴中心的基亞董事長張世忠也無奈表示,但台灣生技產業沒這經驗,當股價暴跌後,就格外受到關注,也影響了整個新藥產業的正常發展。

「生技股不是電子股,尤其是新藥公司,評價模式完全不同。」太景董事長許明珠也為新藥產業叫屈。她認為,台灣資本市場長期習慣了用製造業的模式去進行分析,所以當新藥產業沒有營收、獲利時是難以理解的;其實一虧可以長達10年,在新藥產業中卻是常態。

所以,當市場不了解新藥產業規則時,就容易受到耳語消息的牽動影響,當負面事件衝擊後,台灣整個新藥市場的信心也隨之崩潰了。

教訓2》
新藥過關,不等於股價大漲


「假如新藥認證過關了,股價少說1000起跳。」一直以來,處在燒錢階段的新藥產業,總把希望放在未來新藥過關後,認為從此就有收不完的權利金;但這恐怕一直是投資人一廂情願的期待罷了。

還記得去年好不容易取得腎病新藥拿百磷(Nephoxil)藥證的寶齡,在此之前是新藥股王,在市場期盼下股價曾一度來到472元的高點。但真正拿到藥證後,寶齡卻一路破底跌至120元低點,1年之內,跌幅達6成之多,走勢完全超出了台灣資本市場想像。

對此,杏國新藥總經理蘇慕寰表示,從資本市場角度看,新藥公司的新藥進度與發表,的確左右生技股的信心。但是新藥上市後還必須「賣得好」才算數,不然做了一顆新藥賣不出去,也是無法受益。

「新藥產業,有點像拍電影。」展旺董事長顧曼芹貼切地譬喻,根據她多年在國外藥廠的經驗描述,誰也不知道哪顆藥走到最終是否會成為10億美元以上的大藥;這一點很像電影製片公司,當電影上映的那一刻後,才知道票房如何。

有豐富國際投資經驗的漢鼎創投副總裁蔡文樸分析,就算這顆新藥是可以銷售10億美元的大藥,通常在過關的第1年,是新藥積極行銷推廣,布建通路的時候,這時候是大量燒錢的階段,股價大多數是大跌的;反而,是到了第3年至第5年之間,才是新藥發酵的甜蜜期。

所以,資本市場傳言新藥過關是股價大漲的保證,也是個美麗的誤解。

教訓3》
溢價併購,拉抬股價硬道理

除了熟悉資本市場對利空、利多的正常反映外,從成熟的美國市場經驗來看,其實併購才是推動生技產業與股價長期穩定發展的動力。

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近兩年來,帶動美股NBI指數創高的關鍵因素就是併購;特別是在專利到期高峰的環境下,大型製藥公司進行一連串的高價併購,無形中拉高了中小型新藥公司的研發價值,而這股風潮仍持續發燒中。

統計這些年來的藥廠併購案,2014年全球醫療生化產業併購金額,已經創下了10年來的新高。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透過溢價併購的方式,無形間拉高了股價空間,但對產業發展而言,也是一劑強化競爭力的猛藥。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大藥廠手握大筆資金,透過大吃小的併購方式,直接增強了研發能力,不失為藥廠提升競爭力的好招。

同樣的角度思考,現在台灣的這些生技業天王,多是透過被大藥廠的併購彰顯出它們的研究身價。例如,創立IVAX的許照惠,以74億美元的天價賣給全球第一大藥廠TEVA;陳志明的ANDRX,以20億美元價格被趙宇天的華生收購;頂著華人生技天王的趙宇天,不到百萬美元成立華生,同樣是透過不斷併購的方式,才能成為全美第三大藥廠。

「台灣藥廠一定要透過併購,培養幾棵大樹,才能與國際大藥廠競爭。」談到國際生技產業的遊戲規則時,台灣浩鼎董事長張念慈語重心長地說,併購通常是一種很正常的方式,也是壯大自己的方法之一。

教訓4》
規模才是競爭力的最佳屏障

畢竟,新藥研發時間通常長達10年以上,所需要資金成本龐大,但卻不一定可以成功。因此,台灣可以尋求國外的方式,透過企業合併,發展自己的新藥品牌。智擎生技執行長葉常菁進一步解釋,新藥開發本來就是一種高風險,即使走到第三期臨床實驗,未來也只有約6成的成功率,即使失敗作收,在國際藥廠間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根本不需要大驚小怪。

以國際經驗來看,國際知名藥廠禮來在一三年一口氣宣告旗下3個處於三期臨床藥物的失敗,包括治療重抑鬱症的Edivoxetine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Tabalumab,以及癌症用藥Ramucirumab ,合計投入的研發損失達1億美元左右。但禮來並未因新藥研發失敗,被市場無情地修正本益比,禮來依舊是全球前10大規模的大藥廠。

所以,根據國際藥廠的模式,宣告臨床失敗並不影響這些藥廠的市場地位;這些國際大藥廠也不會等到最後階段,或最終研究數據證明研發藥物徹底失敗才放棄研發。對它們而言,適時地將計畫喊卡,把資源移轉到其他藥物研發,才是更有助於公司長期發展的做法。

回歸生技產業機制,檢視是否成功,並不在於新藥是否過關,而是新藥廠商不管是透過併購的方式,或者投入新的研發等,關鍵是總體的研發布局與技術能量;但這個觀念,卻在資本市場中被長期忽視。

展望》
生醫經濟,未來路會愈走愈清楚

「生技產業在這一年裡的確顯得氣弱了些,但這一切都過去了,接下來的這2年,路會愈走愈清楚。」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很有信心地說,他在整理標竿生技的著作時,全球百大生技醫療領域中,僅台灣就占了14項,包含了微創手術、肝癌醫治、生殖醫療等領域,這正代表著台灣生技產業一直是很有競爭優勢的產業。

翁啟惠直言,所謂生醫經濟廣義來說,包含健康醫療、農業、環保、食品等領域,是將相關的技術、人材、法規、基礎建設與投資彼此緊密的串聯;所以,生醫是攸關經濟發展的大產業。

目前,台灣生物經濟總產值高達2兆元,每年以5.2%速度增長,預計到二○年,產值將高達3兆元。但環瑞醫董事長李祖德提醒著,「台灣靠代工創造大量財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他認為,台灣從學院、產業到投資圈,思維該轉變了,不要一直停留在代工製造的舊思維框架中。

此外,生技產業也不像電子、傳產有明確的上下游供應鏈關係;因此,元富投顧總經理劉坤錫指出,生技產業應該獨立看待每一家公司,而研發、授權、通路、品牌的生技產業,也都各有不同的實力、人才與優勢,彼此之間並沒有供應鏈的互動,應以個別企業的競爭力看,千萬不要混為一談。

目前,台灣生技產業依然蓬勃,也有眾多優秀人才;就像擁有肥沃土壤的森林,有著提供植物充足的養分,只是還處於學習階段,所以只看到一片冒出頭的綠油油小樹苗。無論風雨如何,未來都會有長成能結出甜果的生技大樹!

本圖/文由「財訊」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生技風暴啟示錄 市值蒸發4000億 換來4個教訓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