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林旻柔】

台灣觀光產業夯,加上兩岸開放直航,許多國家陸續提供台灣免簽證優惠,促使來台觀光客大幅增加,進而讓桃園機場旅客流量爆增。近來每逢出國旺季,桃園機場總是擠滿人潮,除了大排長龍的報到,出關也經常要耗上30分鐘以上;另外,班機延誤超過30分鐘的次數也相當頻繁。為了解決日漸擁塞的狀況,桃機決定在2020年第三航廈啟用前,再興建一座可容納約500萬人次的第四航廈,也是所謂的智慧型航廈,最快於2018年底竣工營運。

(圖片來源/台灣桃園機場粉絲頁)

目前桃園機場第一與第二航廈年旅客容量分別是1500萬與1700萬人次,合計最高的總服務容量為3200萬人次,但去年桃機旅客量就已破3500萬人次,今年預計更將超過4000萬人次,早已不堪負荷。雖然未來第三航廈啟用時,將可提供4500萬人次容量,但因其進度仍在設計競圖階段,在正式啟用之前,機場客運量仍持續成長,緩不濟急,必須盡速新增航廈空間因應。

智慧型航廈將興建5座停機坪,可停放4架單走道客機和1架的雙走道客機,而航廈內將採用最新的智能系統,包括自助報到櫃台、自動化的空調與照明系統,以減少人力。桃機主管指出,智慧型航廈參考新加坡樟宜機場興建中航廈的作法,採歐美最新的自助報到及行李托運設備,未來旅客利用自助報到,時間可縮短為1至2分鐘,與現行人工報到平均須耗費超過20分鐘,大幅減少了等待的時間。

除了航廈超限使用外,兩條使用超過30年的跑道,去年也不得不開始輪流整修,以致目前僅能以單跑道運作,班機平均誤點30分鐘,起飛和降落也經常要等候,造成出入境旅客極大的困擾。值得注意的是,專家認為目前主要的國際機場,皆以雙跑道運作居多,桃機明年若恢復雙跑道後,每小時可起降60架次,以目前桃園機場每天約600多個航班來看應可因應,誤點情況有機會大幅改善。不過,若要讓機場功能更趨完整、減少誤點,盡早完成第三跑道應該是最根本的辦法。

桃園機場是台灣的門面,國際旅客來台的第一站,關乎國際間對台灣的印象。既是門面,就應該在服務、運輸流通性、設備等軟硬體上,打造亮麗體面的形象。但目前機場另一個跑道尚在施工中,最快明年一月完工,也就是說,旅客至少還得忍受四個月的空中交通黑暗期;此外,第四航廈最快也要2018年底才完工,不管是國際友人或是本國人,出入境都得忍受擁擠不便的空間及等待的時間。桃園機場是個重要的國際流通場所,政府理應盡速召集專家學者,組成臨時小組,盡快解決桃機現在的窘境。另一方面,機場捷運原本預計年底通車,卻因穩定性未達97.5%的合格門檻而跳票,再度延至明年3月通車,此舉對於桃機的現況無疑是雪上加霜。綜合觀之,政府的行政效率、品質控管、配套因應,以及危機處理能力,著實待加強。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