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達文

歲末回首,原來今年最大的黑天鵝不是脫歐、川普與升息,而是只漲不跌的股市。更有趣的是,台股會反映美國新總統政策,卻對台灣總統的經濟政策不感興趣。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彈升到近2.5%後止穩,正在尋求新的平衡區間,華爾街以川普新政策能創造美國的投資與就業的景氣行情為題材,拉抬傳產基建股,美股再創歷史新高;但不論川普經濟學未來能否提升景氣,跑到前面的狗還是得折返回到主人身邊。

這幾年來的股市多頭係在不穩定的政經環境下,憑藉資金寬鬆而匍匐前進,大盤往往在創高後,都會有不小幅度的拉回。台股指數在2011年到2015年間,平均每年有約18.6%的回檔,最少一次的2014年也有9.5%,而2016年在創下9,399高點後、僅回檔5.5%後,又起一波漲勢,台股上看萬點的言論又浮上媒體版面;歲末回首,原來2016年最大的黑天鵝不是脫歐、川普與升息,而是出現只漲不跌的股市。

但此波上漲和以往由台積電領軍不同,而是由金融、塑化股帶動,反映美國政策的上漲基礎其實並不扎實,像是別人喝湯、我們在旁跟著喊燙。

有趣的是,台股會反映美國未上任的新總統政策,但對台灣新總統的經濟政策並不感興趣;民調下降中的執政團隊,應趕緊把戰場引導到經濟議題,反對黨揚言發動反核災食品公投,執政黨應借力使力,創造出非核家園、投資新能源的全民共識。

美國一直都是世界的政經霸權,2008年房地產大泡沫後,全球幫它埋單,其後印鈔票又創造了債券市場大泡沫,最後是否會爆破或僅是慢慢消風收場?全球屏息以待;但肯定的是,包括中國在內等國家得出來善後。

當債市退出投資主流後,股票是否會是下一個大泡沫市場?似乎有點苗頭,然而由債轉股能否無縫接軌,還是會先經歷一段類似2008年般的調整,投資人心中須謹慎拿捏風險,做好兩套劇本的資金比率控管,方能從容抓到機會致富。

全球供給過剩與人口老化的兩塊大石頭,讓消費品價格無力漲價,對抗通縮成為全球議題;其實通膨怪獸並未消失,它一直在金融資產中橫行,房子變貴了,債券、股票都變貴了,即使泡沫破了,依舊回不去起漲價格。

對中下階級與年輕人而言,即使在近幾次重大選舉中,透過選票反撲精英勢力,但無法改變資本主義弱肉強食的本質;想要財務自由不能光靠努力讀書與工作,先儲蓄備妥第一桶金,耐心等待泡沫崩壞後進場,人的一生中都會有2到3次的時代契機,抓住機會才是真正翻身的不二法門。

本圖/文由「財訊」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張達文:當心隨美國起舞的後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