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 鍾藝

圖 百度

CAT

百年前的雲南昆明,家家戶戶的屋檐上都有一種叫瓦貓的裝飾品。陶制的瓦貓體態優雅,眉間的王字威武有力。瓦貓原本是門神手裡牽著的「食鬼之虎」,為了看家護院,為屋主帶來安寧,這隻老虎被請上了屋頂。在近百年的演變後,它的模樣變成了沒有那麼凶神惡煞的貓。

在人們眼中,瓦貓是招財進寶的神獸,它的空腹為主人「吞金屯銀,招財進寶」。對危害主人家宅的一切精靈鬼怪它又可以幻化成兇猛無比的神虎鎮宅驅邪。一隻賣的了萌,唬得了鬼神的貓,怎能不被人喜愛?

作為土生土長的昆明人,在我過去的二十多年裡,見到瓦貓的次數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曾經很是常見的瓦貓,因為城市的不斷翻新建設,隨著老建築的消亡而退出歷史舞台。

瓦貓在前幾年成為了重點保護的文物對象,昆明市將其列入「非遺」保護名錄,而現存的幾位瓦貓匠人也就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人。在昆明這座越來越現代化的城市裡,為瓦貓尋找最後的棲身之所。

昆明最「小資」的地方是文化巷,在這裡遊盪和居住的大多數是採風的藝術從業者,各式的雲南民俗文化產品都能在這兒一尋芳蹤。瓦貓作為一種伴隨老昆明人生活的歷史印記,在這裡被當做一種文化象徵擺進櫥窗。雖說,現在難以在屋頂上尋覓到瓦貓,但是隨著復古藝術品潮流,瓦貓蟲屋頂落下,被喜愛收藏民俗產品的人們搬進了家門。

現存不多的瓦貓匠人並不固守原有的瓦貓文化,他們在原有的造型基礎上,融合進自己的想像和個性特色,「開發」出了更多的瓦貓造型,目前已有的瓦貓造型多大2000多款。隨著關於瓦貓的報道越來越多,更多的人開始認識這項有著幾百年歷史的藝術標記,相比過去,瓦貓得到的關注也日益增長。除了本土的雲南人,全國其他省市的遊客也會到文化巷或者瓦貓匠人手中採買瓦貓。有的把它買去安置於家宅祈求吉祥如意,有的把它買去作為民間奇特工藝品擺放書桌案頭細細把玩,有的把它買去作為旅遊紀念品饋贈親友。

作為昆明人,我特別欣慰的是,瓦貓沒有像其他的文化印記一樣消失在時代更迭中,反而,它被改做別的用途,更為廣泛的被人們知曉。而瓦貓的手工藝人,也並不是在孤獨的「戰鬥」,他們不僅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在專註的發揚光大這項手藝,還將這項手藝帶進課堂,傳遞給更多的有著雕塑和手工興趣的學徒們。

也許,某些文化的消亡只是暫時的,隨著時代審美的輪換,有一天,那些危在旦夕的文化標記還能重回我們的生活。正如瓦貓一樣,開啟它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