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週五午後的下班時間,美國知名速食品牌 Chick-fil-A 生意興隆,汽車沿著得來速(drive-through)通道緩緩前進,工作人員依序拿著平板輸入訂單,再往前就能迅速領到漢堡和薯條。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Circana 統計,美國 43% 的速食訂單都是在免下車取餐服務下達的,每年的營業額高達 1,400 億美元,Chick-fil-A 更是高度依賴得來速業務,2024 年,該品牌約 60% 的銷售額來自得來速。
因此,Chick-fil-A 也致力透過科技於優化得來速服務,讓體驗更加順暢,促進更多消費。
用無人機監測流程,找到改善方法
幾年前,Chick-fil-A 的得來速就蓬勃發展,吸引許多消費者,然而車子大排長龍、漫長的等待等問題,都讓消費者甚至是周圍商家、社區都困擾不已,Chick-fil-A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導入無人機,在得來速通道的上空監測,仔細拆解整個得來速體驗的流程。
在 Chick-fil-A 中,負責改善服務品質的高層麥克法丁(Will McFaddin)帶領團隊,透過無人機捕捉到的畫面,分析得來速消費的操作過程,得出的結論是:需要將得來速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拆分成更細緻的職責,並在車流多的尖峰時刻,由工作人員來協助完成。
於是,Chick-fil-A 在車道上派駐工作人員,協助點單,不只是依賴對講機;也推出「停車場訂購」的點餐、取餐管道,讓汽車可以和停車場裡的工作人員直接點餐,再透過他們的平板把訂單傳達到廚房,這種做法不僅有助於加快服務速度,而且消費者也喜歡直接的互動。
物聯網數據分析車流,讓人力派遣、食材準備有依據
為了解決人潮高峰期間難免犧牲消費體驗的問題,Chick-fil-A 用物聯網的方式,在所有餐廳收集大量數據後上傳到公司內部雲端,然後運用演算法在雲端做流程自動優化,進一步來提高營運效率。
藉由數據分析,Chick-fil-A 可以根據車流來派遣人力,也可以輔以各種外部因素,像是節日、天氣、交通狀況等變項來預測餐廳需求,在準備食材或部署人力上,都有所依據;他們也在物聯網的基礎上,監控熱食的新鮮度,並在需要丟棄食物時提醒團隊,確保食物的品質、提升客戶滿意度。
在科技的加持下,Chick-fil-A 在尖峰時段,得來速服務通道每 13 秒就能服務一輛汽車。從無人機監測流程、派遣工作人員協助點餐,到運用物聯網分析車流和預測需求,這家速食品牌已經成功將科技應用於提升營運效率與顧客體驗。
隨著人工智慧與數據分析技術的進步,未來的速食業可能會進一步優化服務模式,讓得來速不只是快速,而是更加智慧、流暢,為消費者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與滿意度。
本圖/文由「Techorange科技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尖峰時段 13 秒完成訂單!美速食店 Chick-fil-A 怎麼用無人機、大數據優化得來速?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