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法蘭瓷編譯

「快時尚」便宜又多變的服飾選擇讓現代人充分享受百變的樂趣,然而,快時尚的材質大多以聚酯纖維為主,研究發現,北極地區已嚴重受到塑膠微粒纖維污染,最大可能的污染來源恐怕是人類清洗合成衣物所致。

迄今為止一項最全面的研究發現,來自極地地區的97個海水樣本中有96個含有微量塑膠,其中超過92%的微塑膠是纖維,其寬度和顏色與衣服相同,大多(73%)是由聚酯製成的,研究人員認為主要是因為歐洲和北美人們清洗合成衣服所導致的 ; 97個海水樣本絕大多數是取自海平面以下3至8公尺處。根據近期其他分析的估計,每年在美國和加拿大清洗衣服所釋出的3,500噸塑膠微纖維最終會流入大海,此外,傾倒在英國周圍海域的塑膠垃圾在這兩年內亦被帶到了北極。

研究人員在北極發現了塑料纖維,最近在地球目前已知最深海溝“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和珠穆朗瑪峰(Mount Everest)的頂端亦發現到塑膠,顯然人類的垃圾已污染了整個星球,野生動物將這些塑膠垃圾誤以為是食物,最終人類亦經由食物和水同樣吃到這些塑膠微粒。

JMOY1662

從大西洋流入北極的水要比從太平洋流入北極的水多得多,這項新的研究發現,靠近大西洋的塑膠微粒纖維濃度更高。加拿大Ocean Wise海洋保護協會的Peter Ross說明「這表示來自歐洲和北美的北大西洋紡織纖維來源可能會造成北冰洋的污染,著名的有毒化學污染物包括汞和多氯聯苯,這對於以海洋食物為主的因紐特人而言是個嚴重的健康危機。」Peter Ross補充道「海平面以下3至8公尺的海水層是生物學上重要的區域,各種植物性浮游生物、浮游動物、小型魚、大型魚、海鳥和海洋哺乳動物均在此區域覓食。不幸的是,不只海龜、信天翁、海豹和鯨魚等大型動物會被塑膠垃圾致死,較小的海洋動物也難逃死劫。」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有71個樣本採集自挪威、延伸到北極,然後進入加拿大高北極地區,另外26個樣本則是在阿拉斯加北部的波弗特海1,000公尺深度所採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如此荒涼的地方竟然也能採集到這麼多樣品,結果再次證明塑膠確實無處不在。

Peter Ross表示,每位消費者、服裝製造商、廢水處理公司和政府都可以盡一己之力協助阻止塑膠微粒流入北極。至於流行,人們應該可以考慮穿著更好的紡織產品。

Reference

Clothes washing linked to ‘pervasive’ plastic pollution in the Arc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