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 Photo Credit: cicwdn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中國已經是世界智慧型手機大廠Apple在世界上的第二大市場。在中國的戰爭除了手機銷售外,專利上交戰經驗也不少,屢屢在中國受挫。
例如,從2012年起,Apple向法院控告中國新光天地科技侵權,控告它們在自家產品使用apple的[iPhone]字樣。無奈的是,今年四月北京法院判決apple敗訴,中國製造商可以使用[iPhone]的字樣在自家皮革製商品上。原因出自,新光科技早在apple進軍中國前就已用[iPhone]字樣申請商品。
2012年時,apple為了保住在中國可以使用ipad字樣,花了四年及六千萬美金的代價給了唯冠國際控股公司,和解了纏訟多年的紛爭,暫時終止了這場商標大戰。
今年四月,中國的國家出版新聞廣播電視總局又告知apple不得在iBook及iTunes上提供電影下載服務,表示有違政府對電影內容的管制,結束了apple在中國短暫的七個月itune電影下載市場。
本月17日,北京智慧財產局又判決認定Apple手機侵害中國手機業者百利公司(Shenzhen Baili)製造的手機,認定iPhone 6 以及iPhone 6 Plus的外觀太近似百利公司100C的手機,因此判定Apple在中國得停止銷售自家的iphone 6系列手機。然而全案仍在上訴中,並且並無馬上禁止apple銷售iphone 6的手機。
想敲中國大磚,儘管受挫事件不少,但各國大廠皆覬覦中國廣大市場。蘋果CEO庫克頻頻造訪中國,前陣子還投資了十億美金在中國類似Uber的叫車系統—[滴滴一下]。無奈中國這仗一直不好打,不僅apple,很多外商常碰壁。
原因在於中國已經習慣在國外正品進軍中國前就先各自仿冒販售一番(山寨品),等到真品真正進駐中國時才發現為時已晚。再加上,中國法院對智慧財產權案件處理的時間相當耗時,常常耗費數年的工夫解決複雜的爭議,導致很多有時間週期的商品(例如電子商品)已經失去原有的價值。因此,中國當地商家常常看準這樣的特性,搶先國外商家登記前,搶先在中國登記註冊商標。
記得台灣民眾對智慧財產權的觀念是到近幾年才比較深植人心,中國要跨出這一步看來還需要數十年的等待,以及政府及法院的努力。只是apple若要叫中國再多啃一口自家的大蘋果,現階段可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參考資料:
Apple loses ‘iPhone’ wallets lawsuit in China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