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端工作模式普及或多或少為科技業面試流程帶來便利,但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求職者利用 AI 在面試中作弊,造就勞資兩方信任危機。
Interview Coder 等 AI 工具提供「即時程式碼生成」和「隱形模式」,讓求職者能在技術關卡面試中悄悄地使用 AI 輔助——這種狀況已經引起 Google、Amazon 等科技公司的注意,相關內部員工也正重新評估遠端面試是否應當存在。
AI 作弊工具崛起,求職者如何在技術面試「開外掛」?
AI 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提高工作效率的輔助工具。當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在 2023 年 10 月宣布該公司超過 25% 的新程式碼是由 AI 編寫時,整個科技業的風氣都在鼓勵工作者使用 AI 提高生產力,如今,求職者也在面試中使用同樣的工具。
21 歲的哥倫比亞大學學生 Chungin Lee 創立的 Interview Coder,協助軟體工程師在面試中「作弊」。Interview Coder 每月收取 60 美元訂閱費,Lee 表示公司預計在 2025 年營收突破百萬美元,顯示市場對此類服務有著強烈需求;另一家競爭對手 Leetcode Wizard 則收取每月 49 歐元(約 53 美元)的「Pro」訂閱費用,自詡為「#1 AI 技術面試作弊應用程式」。
AI 作弊應用程式的關鍵功能在於其隱蔽性。Interview Coder 宣稱其工具對所有螢幕錄製軟體都有「隱形」功能,能夠在不被面試官察覺的情況下提供即時解答。軟體開發公司 Studio.init 的聯合創辦人 Henry Kirk 表示,當他在 2023 年 6 月舉辦線上 coding 挑戰時,700 名申請者中超過 50% 使用了 AI 作弊,這嚴重影響了評估標準。
各大科技公司祭出第一槍,明確要求禁用 AI 工具
Google 的 CEO Sundar Pichai 已經在公司內部會議中,建議 HR 團隊可以考慮恢復實體面試。雖然這可能限制企業找尋人才的範圍,但卻是確保評斷工作者技術能力的必要措施。
AI 公司 Anthropic 則在 2024 年 2 月更新了招募政策,明確要求應徵者不能在招募過程中使用 AI 工具,表示「公司希望了解求職者對 Anthropic 興趣與了解程度,而非透過 AI 系統的介入。」
Amazon 也已開始要求應徵者簽署切結書,確認他們在面試或評估過程中不會使用未經授權的工具。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 Deloitte 也已經為其英國研究生計劃恢復了實體面試,直接剷除使用 AI 作弊的風險。
面試防作弊,企業該如何評估 AI 時代的工程師?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改變了工作方式,也正在重塑求職過程;從製作履歷開始,我們或多或少都會使用 AI 以及相關工具提升效率。Palisade Research 最近的研究顯示,某些先進 AI 模型如 OpenAI o1 在面對困難任務時會嘗試「作弊」以達成目標,更提醒我們 AI 倫理安全與適度使用的重要性。
不過,科技業面臨的核心問題不僅是如何防止工作者作弊,更要重新思考評估標準,正如 Lee 所說:
「如今每個人都在 AI 的幫助下 coding,你不使用 AI 協助面試完全不合理。」
與其只關注如何防止 AI 作弊,企業更該思考:在 AI 已成為日常開發工具的時代,技術面試是否需要調整?
過去,面試主要測試手寫程式能力,但現在的開發工作往往依賴 AI 輔助,提高效率才是關鍵。因此企業應該關注求職者如何正確使用 AI,例如如何提示 AI 以獲得最佳解法?如何判斷 AI 生成的程式碼是否正確?未來的工程師不只是寫程式,更要懂得駕馭 AI,這才是企業真正該評估的能力。
本圖/文由「Techorange科技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大學生創 AI 作弊工具助工程師面試,企業該如何篩選技術真人才?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