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鄭芊芊
近期美國前總統川普在面對媒體詢問「若大陸武力犯台是否會出兵協防」時,出人意表地迴避明確承諾,僅以「我不會說」三字低調帶過。儘管有些評論者將此視為美方不願伸手相助的警訊,但細究國際局勢、經貿利益、區域軍事平衡及歷史經驗,我們更能理解川普此舉背後的長遠盤算。與其將「不語」當成退卻,不如視為美方基於長期規劃所展現的「戰略性沈默」。這種手法並非逃避,而是務實思考後的老道手段。畢竟,美國在全球軍事、防務與經濟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對於台灣的支持從未停歇,其援助模式正在朝多元與靈活方向前進。台灣若能正視這場「沈默的談判」,反而可在國防自主、區域安全聯繫及外交談判策略上得到更多利基。
歷年來的數據顯示,美國對台軍售從未真正中斷。例如,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發布的官方資料指出,近十年來,美對台軍售金額累積已超過數百億美元,涵蓋先進防空飛彈、精準打擊系統及偵察無人機等關鍵裝備。這些交易不只是金錢數字,更是反映美國維持台海戰略平衡的決心與行動。而且,根據2022年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輿論調查,超過半數的美國民眾在被問及「若台灣遭侵略,是否支持美方以適度方式協助」時,都表達了相對正面的態度。這些民調或武器交易數字,都說明一件事:美方協防台灣並非憑空口號,而是紮紮實實存在於長期的軍事合作脈絡中。
然而,為何川普此時選擇暫不明講「出兵」的承諾?其實「不語」是一種國際政治舞台常見的手法,稱為「策略性模糊」。在國際關係中,清楚劃下紅線有時過於僵化,靈活的語帶保留更能在日後談判中取得空間。川普曾在任內強調美國的經貿利益優先,他也曾批評過美國在多場國際衝突中過度投入資源。如今,他的「不言明」並非意味著棄守台灣,而是先行觀察各方態勢,看看北京方面的反應、評估華府內部防務團隊的整備狀況,以及衡量印太區域盟友的軍事協同能耐。如此一來,美方可在未來的談判桌上,有更大的斡旋空間。
歷史上,美國在對外關係中時常運用「緘默」作為談判籌碼。冷戰期間,美國面對蘇聯核武威脅,也未必事事出牌在檯面上,而是透過背後斡旋、軍備控制會談、情報交換來取得上風。對台灣而言,如今的情勢下也許更需要一位知進退的美國夥伴。若美方時時將介入方式說死,反而給予對手明確的預判空間。透過釋放不完全清晰的訊息,美國實則維持著一種「你不確定我是否行動,但我隨時保有行動能力」的狀態。這種策略,反而鞏固了嚇阻力量,使對岸在行動前得三思而行。
圖片取自:(FB Donald J. Trump)
另有數據可為此佐證。根據美國國防部年度報告,印太地區的美軍部署已涵蓋潛艦、航母戰鬥群及數萬計的現役部隊。這些實質軍事存在即便不高調喊話,也能產生足夠威懾效果。2023年美國國防預算案中,更對印太安全倡議(Indo-Pacific Security Initiative)編列可觀預算,以協助區域內國家提升情報、監測、偵察能力。對台灣而言,光是美國每年近萬項軍事交流與訓練計畫的存在,就足以證明美方的關注非但未退場,反而在固本培元:透過教育訓練、後勤維修、資訊交換、美台國會往來等多層次互動,美國早已在沒有明說保證的情況下,用行動告訴世界:它的影響力猶在。
面對這樣的局勢,台灣何須驚慌?我們更應該冷靜分析。首先,川普「不語」正好提醒台灣,該將更多心力放在提升自身防衛韌性上。過去若有人將國安策略全盤託付外援,如今可藉此時刻從天真走向務實。提升自研武器、強化後備軍力、加深防空與海洋監測能力,都是在不依賴他國口頭承諾的前提下應該努力的方向。台灣的戰略價值不僅在地緣政治上,更在於科技產業、晶片供應鏈的關鍵地位。根據半導體協會(SIA)2022年的分析,台灣掌握全球先進晶片市場逾六成以上。這項經濟優勢是實質的「籌碼」,使得美國對台的支持無論誰上台執政,都不太可能一筆勾銷。
此外,若與拜登政府高調宣示盟友連結的模式相比,川普的「不語」更可能意味著他偏好在幕後精算利害,採取迂迴而務實的策略。拜登時代雖然強調多國同盟,但多方同盟常常意味著意見分歧、協商冗長,而同盟解體的風險並非全無可能。試想,若川普回歸白宮,他或許會精減繁瑣聯盟網絡,改以雙邊協議或更具彈性的多方談判來確保美國利益。台灣在這樣的格局中,更能透過「直球對決」的談判模式,快速掌握美方底線與期望。畢竟,美國選民對外政策的支持並非盲目,在國內經濟數據、就業率、通膨壓力、中產階級選民態度下,美國總統往往必須謹慎平衡全球軍事承諾與國內選民期待。川普的沉默,或許正是為了在這片檯面下的角力中,為美國和台灣爭取更寬廣的空間。
再者,如果有人擔心美方不做出明確「出兵護台」承諾,就意味台灣將孤立無援,那麼應該回顧美台長期合作的事實。從「台灣關係法」的法規性保障,到歷屆美國政府對台灣防衛能力的重視,多年來已證明華府非但不打算置台灣於不顧,反而善用戰略模糊保持彈性。全球政治不只講求話語,更講求實證與行動。各種歷史檔案、外交電文、國防白皮書顯示,無論美國領導人是誰,台灣在其亞太布局中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面對如此格局,川普的態度根本不必被過度誤讀。
更務實地看,台灣應將焦點放在如何強化本身軍事工業基礎、擴大國防預算的自主能力、透過學術研究強化網絡戰與資訊戰的防禦準備。根據國防部公布的數據,2023年台灣國防預算已占GDP的2%以上,未來若能持續提升到2.5%或3%,將可更有效提升自衛能力。這並非要排除美方的幫助,而是要以更加堅實的姿態面對世界。當台灣展現出「即使沒有高調承諾,我們也有信心自我防衛」的態度,美國才會對支持台灣更加放心,並以更理性、長遠的方式助台穩固安全。
總而言之,川普的「不語」並非對台灣的棄守,而是另一種務實的競爭外交語彙。在資訊傳播極速化、投資布局全球化的今日,政治領袖的沉默有時比喧囂更具意義。面對這場未來可能左右東亞秩序的博奕,台灣若能把握機遇,提升自身軍備水準、加強對美外交談判技巧、擴大經濟影響力,將能在美國所展現的「沈默的堅定」中找到有利的縫隙與空間。取而代之的,不是一味依賴外部的口頭承諾,而是掌握自身籌碼,與美方進行更紮實的夥伴對話。川普不言,不是冷漠,而是給了台灣自主崛起的新契機。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