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Player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莊清隆 

陸配「亞亞」劉振亞因涉嫌發表武統言論遭令限期離境,於3月25日晚在松山機場搭乘航班返回中國,離開台灣前夕,她表示「要清清白白地出去,堂堂正正地回來」,並向家人叮囑道別。

賴總統在國安高層會議上,首度公開定調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針對台灣當前面對的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恢復部分軍法審判機制。還強行驅離陸配「亞亞」。

這讓許多人為台灣政治緊縮、兩岸關係惡化感到憂慮。

台灣一直以言論自由的民主國家自居,常揶揄大陸沒有言論自由,確實在大陸不允許百姓發表贊成台獨言論,但在台灣也不能發表贊成統一的言論,那豈不是烏龜笑王八(台諺-龜笑鱉無尾),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此事在大陸也引起民眾的憤慨。為兩岸民意的仇恨值添加一筆。

台灣無論經濟或軍事力量皆非大陸的對手。兩岸如兵戎相見,必定是大陸先動手,大陸既已將「統一台灣」入憲,統一得方式用「和統」,「武統」或其他方式,時間的快慢,大陸的民意至關重要,台灣的綠媒與最近竄出的網紅“八炯”“閩南狼”曹興誠這類人物,天天醜化唱衰大陸,政府還暗加讚許,無意也為大陸民情增加對台敵意,鼓動早日發動統一行動增添柴火。

美歐戰略觀察家與軍事專家幾乎篤定被稱為「戴維森窗口」(Davidson window)的2027年,大陸必然有所行動,但台灣的輿論場一直駝鳥的心態,討好執政的民進黨,對大陸的情況報憂不報喜,民眾在新聞繭房裡,懵懂無知,完全不把大陸的繞台軍演與警告當一回事

其實台灣內部存在少數親中人士,未必是壞事,至少表示台灣還有部分民眾贊成統一,響往中國文化與民族復興,讓中共對「和統」還有一線希望,不至於急著發動「武統」。

對於「亞亞」案,行政院長卓榮泰在立法院受訪指出,一切由內政部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相關內容處理,強調言論自由的界線在國家存續,在主權安全情況下,任何違反法律的一定會用最嚴厲的方式處置,沒有妥協空間。

但律師葉慶元質疑,陸配在抖音談統一,就會危害台灣國家安全?我們國家安全這麼脆弱嗎?

ADDY9909
圖片取自:(FB 卓榮泰

難怪有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5位學者(26)日提出聲明,指總統賴清德就任後不斷用民粹主義凝聚支持者向心力,台灣的言論自由空間快速遭到壓縮,戒嚴時代的思想審查已降臨台灣上空。

聲明呼籲,民進黨政府應懸崖勒馬,不要為短期政黨利益再做出危害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的事。

發言人黃德北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天之所以提出聲明,是因為賴總統13日拋出恢復軍法審判、限制兩岸學術與文化交流等17項措施,以及移民署取消陸配亞亞居留許可,要求亞亞強制出境,這讓許多人為台灣政治緊縮、兩岸關係惡化感到憂慮。

此案也許有人認為是兩岸之間茶壺裡的風暴,不足掛懷,事過境遷,馬上就會被其他新聞覆蓋,煙消雲散,但歷史大事往往是平時小事的疊積,到了臨界點,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成為引爆大事的起火點。

顯然民進黨政府對於親中的言論採用外科手術法,去掉病灶,不見為淨,且具殺雞儆猴的作用。

當驅離成為一種政治表態和操作時,族群的撕裂早已滲透到臺灣社會的每個角落。

趙少康也批評,若談統一就是鼓吹戰爭、危害臺灣安全;那高喊所謂“台獨”分裂、製造兩岸緊張局面的人,是不是也應該比照辦理。

二周前臺灣應該沒有多少人知道亞亞這個人,更別說看到她在抖音上挺「武統」影音,對台灣人而言,她可能連網紅都談不上。

其實亞亞的言論也不見能得到在台陸配普遍認同,但政府小題大作卻模糊了政府的本意,成為台灣一向所標榜的人權語論自由的論戰,引發學者不滿。

大陸有人這樣批評,美國在川普二進宮的時候,民主就冬眠了。

沒想到,臺灣沒有川普,民主死得更快更早。

臺灣自從蔣經國先生,就開放了言禁! 說實話,

受益最大的群體,就是民進黨團體 — 

他們因為被國民黨視為反對“政體”,而被“法辦”,坐牢。

就是這一群的因為言論不符合當局認知而被“法辦”的人,現在成長為今天“法辦”別人的人,真的一大個諷刺!

至於臺灣人權更不要提了:臺灣省小朋友秒變單親家庭。

按照這個邏輯,一旦大陸統一臺灣,也有理拆散台獨分子的家庭了。 

你沒有言論自由,就不要掛上民主的旗號。

「亞亞」並非個案,近日,大陸配偶“小微”因在社交平臺發佈“臺灣是中國的臺灣”等言論,也被以“危害安全”為由廢止居留許可,並要求其限期離台。

政府正以強硬姿態對臺灣的大陸配偶群體展開大規模查處。一位名叫“恩綺”的大陸配偶因發佈視頻時,提到“解放軍演習展現強大軍事實力及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及“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認定“宣揚武統”,遭廢止長期居留許可並強制限期離開臺灣;另一名大陸配偶因經營飲料店被要求說明大陸戶籍。據“內政部長”披露,目前已有40多人正在接受調查,已通報廢除戶籍的人數達到了14個,而涉及“統戰言論”的指控成為萬能罪名。

四月七日就是言論自由日,是為了紀念威權時期「自由時代週刊」創辦人鄭南榕。賴清德擔任副總統時,曾在參與「百分之百言論自由:鄭南榕和自由時代」展覽時表示「言論自由得來不易,不僅是國家的重要資產,也是我們應該珍惜的價值」。

如今,在言論自由日前夕,陸配因談論武統,遭向來以言論自由為傲的台灣「驅逐」,對標榜言論自由的民進政府實在是一大諷刺。

陸配「亞亞」遭到限期離境事件,不少大網民對此事發表評論:「台灣談統色變,講『民主』只是個笑話!」、「武統台灣,勢在必行!」

川普再度上台,其實給予習近平統一台灣難得的契機與信心。川普在接受「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專訪時,就指出:「台灣遠在9500英里之外,距離中國卻只有68英里,美國要保衛台灣抵禦中國攻擊,非常困難。」

美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提名人埃爾布裡奇·科爾比在提交給軍事委員會的書面答覆中表示:“我認為明確承諾保衛臺灣的成本大於其收益。”

負責戰略事務的國防部副助理部長的奧斯丁達默(Austin Dahmer)也曾表示——臺灣問題對美國而言並非生死攸關,即便臺灣“失守”,美國民眾照樣能過得不錯,美國不會為保衛臺灣“折斷自己的矛頭”。
所以對於被稱為「戴維森窗口」(Davidson window),的2027年武統台灣預測,美國的干擾因素與顧慮,習近平幾乎可不再考慮,如同吃了定心丸。

韓非子於“亡征”中曰: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台灣領導人應多加研讀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