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賴其瑋

近期美國總統候選人(可能是當選機會最高的)川普,最近在競選過程中提到了對台灣的看法。

當然,作為沒有跟美國有直接邦交關係的台灣,能在美國總統大選過程中,得到那麼多關注,本身就是很少見的。這可能代表,對台灣議題表態,在美國政界中,隱含著候選人對中國政策、高科技產業、民主制度的立場。

然而近日川普對台灣的發言,讓人感到相當多的疑問;川普認為,台灣「偷」了美國的晶片產業,所以美國應該加重關稅,增加台灣廠商前往美國設廠的意願。

就算有人說「這只是選舉語言,他當總統不可能真的這麼做」。但從實例來看,川普在擔任總統時,也對日本、歐洲發起過貿易手段,所以並不是沒有可能用於台灣的,更何況他已經做出相關發言了,我們還是不可不慎。

從川普近日也對德國的汽車廠商所做的看法,也就是也想用關稅的方式要求德商前往美國設立汽車產線,用以振興美國的製造業的手段來看,川普顯然把半導體產業想成跟汽車一樣,只要台灣半導體廠商前往美國設廠,美國獲得了大量職缺,就可以看到美國勞工魚貫走進廠區。這代表川普為美國「搶」回原本屬於美國勞工的工作職缺。

圖片取自:(FB Donald J. Trump

問題是,汽車工業跟半導體產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最大的差異在於汽車工業已發展百年以上,製作流程相當成熟而穩定。而半導體製程的複雜、精密性,則需要跨國分工才能做到。

就原料來說,汽車所需的鋼鐵、橡膠、玻璃、塑膠製品,都是美國自己就能生產的。但半導體代工的精密材料、生產機械,以及蝕刻、封裝、測試等各類專業性製程,光是人力資本的條件就不是高中畢業的普通勞工,魚貫進場就可以輕易勝任,了不起僅能做重複性工作的作業員。更何況台灣的半導體代工,是建立在台灣廠商長期與日本、荷蘭、德國等握有關鍵技術的原物料、器材國家合作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很多條件都是美國所欠缺,才讓台灣站住分工區位的。

更進一步講,美國今天之所以發展出那麼多晶片設計公司(intel、apple、高通、輝達等等),是因為美國與台灣多年來經貿往來的分工定位就是美國設計、台灣代工這樣的區位。雖說筆者向來感到台灣的勞動環境可能是少子化的主要因素,但一碼歸一碼,台灣並沒有「搶」走美國的工作,反而是成就了美國得以發展出高科技晶片設計人才的夥伴。

其次,川普認為「增加關稅」就能吸引半導體廠商到美國設廠這點,也是有爭議的。相較於台積電在崑山、南京的半導體廠,生產的是十多年前的成熟晶片。美國對台灣所下單的,向來是最先進晶片。多年來的台美商務往來可見,美國所需的晶片由台灣負責代工,顯然是最符合經濟效益的分工。貿然增加關稅,形同對台灣無端的懲罰,這在政治與經濟上都不合理。從台積電的市佔率來看,川普若在未來做出政治莽行,甚至還可能會導致全球資訊商品的物價漲價。這兩點可說是川普近日發言,最大的盲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