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小丞  

基隆市長謝國樑的罷免案以失敗告終,七個行政區的「不同意」票全數超過「同意」票,這場由所謂「公民團體」發起的罷免行動最終淪為一場鬧劇。這次罷免案的背後,不僅暴露出部分團體淪為政治操弄的工具,也讓我們重新反思公民團體在台灣政治中的角色和責任。

「公民團體」理應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但這次罷免案卻暴露了這些團體被政治勢力操控、淪為打擊政敵的工具的現實。台灣社會期待的是一個以公義為基礎的團體,然而這些所謂的「公民團體」不僅缺乏正當理由發動罷免,甚至無視市民需求,只是為了特定政治勢力的利益而行動。

罷免權是民主制度中重要的公民權利,但其行使應該是基於具體的失政或嚴重的政策錯誤。謝國樑剛上任一年多,施政尚在推進階段,還未有足夠的時間顯現成果。這場罷免看來更像是急於挑起政治鬥爭的操作,而非真正關心市政表現或民眾福祉。罷免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動,顯然缺乏足夠的正當性,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對選舉結果的無理挑戰。

ADDY9765
 圖片取自:(FB 山海公民拆樑行動 )

且令人遺憾的是,這場罷免案並沒有提供任何具體的施政失誤或違法證據。罷免發起方並非基於理性討論或具體事實,更多的是依賴煽動情緒和誇大問題,以此操弄民意。他們試圖將小問題放大,煽動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最終卻並沒有成功。這種罔顧事實、刻意挑起對立的行為,嚴重損害了罷免權本應具有的正當性。

罷免案的失敗顯示出台灣選民的成熟與理性。選民並沒有被這些情緒操弄的行為所左右,而是保持冷靜和智慧,對於毫無正當理由的罷免行動予以拒絕。這也讓人看到,台灣的民主正在朝著更加穩健、成熟的方向發展。選民的理性選擇終結了這場鬧劇,這也反映出台灣社會並不會輕易被情緒煽動所迷惑,特別是在無具體證據和明顯錯誤的情況下,選民依然能夠堅守民主精神。

這次罷免案的結果也對台灣的公民團體提出了一個警訊——當「公民團體」失去獨立性,成為某些政治勢力的打手,它們將失去民眾的信任。公民團體應該站在正義與公義的立場上,而不是淪為政治操弄的工具。這些團體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回歸到真正為民眾發聲的初衷,而非為政治鬥爭服務。

基隆罷免案的失敗不僅是一場對濫用罷免權的反擊,也是一場對政治操弄的警示。台灣民主需要理性、正義的聲音,而非假借「公民」名義的政治操作。選民用智慧證明,真正的民主力量來自於民眾的理性選擇,而不是少數人的政治操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