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陳建明  

號稱幸福城市的高雄似乎流年不利,先是七月的凱米降了將近二千毫米的雨量(茂林,1914毫米),帶來大面積淹水;禍不單行,日前山陀兒又刮起15級強陣風(林園,47.9m/s,造成市區滿目瘡痍。尤其山陀兒登陸期間風強雨驟,又適逢天文大潮,情境彷彿世界末日,讓人怵目驚心。

山陀兒通過巴士海峽前後,溫暖黑潮提供充沛能量助長成為強颱。進入南海後,由於日本海低壓槽拉不動往北偏,大陸冷高壓強度又不足以迫往西行,缺乏大環境場導流下頓時陷入滯留,而唯一牽引力量似乎只剩下最原始的科氏力,於是緩慢往東北漂移,並步入衰退期,地勢較低的小港至高屏溪出海口一帶成了最佳登陸地點。上岸後,海水潛熱供輸立即斷絕,加上3000米中央山脈破壞環流結構,遂迅速消散於大武山群。整個過程詭譎多變,增加預測難度,這是事實。

或許距離上一次颱風登陸高雄已有47年之久(賽洛瑪,1977),多數高雄人未曾經歷颱風從海峽直撲陸地那種可怕的威力,以致警覺性不夠,防災措施未到位,因而財損嚴重,市民怨聲載道但可以理解。然而,儘管颱風行蹤詭異造成慘重災情,主事者並無任何理由推諉責任,尤其兩次颱風凸顯排水不良問題亟待解決,市府長期以來的治水成效有必要重新檢討。特別是面對氣候變遷越來越不可捉摸,短延時強降雨頻率逐年升高,任何官員責無旁貸

ADEY0252
圖片取自:(FB 陳其邁 Chen Chi-Mai

探究水災原因,固然雨勢超大,但長期過度開發,與湖爭地,導致宣洩不及,即便廣設蓄洪池也不足以應付強降水,萬一遇上大滿潮引起海水倒灌,災情更難以想像。

猶記得7年前,前高雄市長陳菊主持滯洪池完工典禮時,志得意滿向高雄人宣布:「高雄從此不淹水!」高市府水利局也宣稱,高雄市完成15座滯洪池、340萬噸滯洪量,治水成效已居全國之冠。言猶在耳,不幸全部破功。坦白說,高雄治水多年,花費不貲,竟淹成這副德性,這種抗災效能實在諷刺,而欠缺專業素養又好大喜功的政客更是個災難。

事實上,早有不少專家提出建議,人口集中地區或可增設地下水道、抽水站,定期疏濬、試以利排洪,並常態性演練防救災。然而問題出在執政者心態,寧可美化蓄洪池做表面工夫討好選民,縱使淹水,卻可以此向中央爭取更多經費。換言之,之前花掉的上千億治水經費不但打水漂了,未來還要砸更多錢,而且不保證不淹,令人氣結。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別忘了執政黨假綠能之名五鬼搬運圖利自家人歷歷在目,未來治水預算恐如出一轍,成了少數人囊中物。其實市民並不反對花錢治水,在意的是經費有沒有花在刀口上,所幸目前在野黨已成為立法院多數黨,期望立委諸公克盡監督責任,為納稅人看緊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