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李漿蔣

賴清德政府的國安團隊,無疑已經將「甩鍋大陸」這套戲碼玩得爐火純青。最近爆發的黎巴嫩呼叫器事件,再次讓台灣成為國際媒體的焦點。而台灣的反應,竟然是老調重彈,指責這是中國的認知作戰。這種一再上演的國安危機處理手法,不僅顯得僵化無趣,更令人擔憂台灣的國安決策是否早已脫離現實,陷入一種對外事務草木皆兵、內部對立重重的狀態。

台灣廠商與呼叫器風暴:真相依然模糊不清

黎巴嫩真主黨領導層遭狙擊,而台灣的產品竟然捲入其中,這不免令人心驚膽戰。台灣一家廠商授權的貼牌呼叫器被發現成為武器,引爆國際風波,導致30多人死亡,數千人受傷。然而,儘管台灣相關廠商與政府否認參與製造這些設備,卻難以掩蓋我們捲入這場風暴的事實。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台灣是否在出口管制上出現重大漏洞?這些問題的背後,反映的是國安團隊根本無法真正掌握風險,反而是急於尋找替罪羊,將所有責任推給中國。

國安決策的「團體迷思」與台灣的國際孤立

在這起呼叫器事件中,最荒唐的莫過於賴政府的處理方式。國安人士宣稱這是一場中國主導的認知作戰,並進一步暗示大陸可能透過此事件來形塑「美中共管台灣」的意象。這種推論不僅顯得牽強,更顯示出台灣國安團隊的國際觀嚴重匱乏,完全忽視了事件的複雜性與全球視野。

國安團隊所表現出的「團體迷思」,不僅讓決策層陷入一種僵化的思維,更讓台灣在國際舞台上逐漸孤立。尤其是在美中對抗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台灣已經一再扮演「美國的小跟班」,而且還甘心成為美國的馬前卒,不斷在國際衝突中站隊譴責某一方。這樣的選擇,讓台灣的國際形象不斷受損,甚至可能在未來遭到穆斯林國家的報復行動。

ADDY9675
圖片取自:(FB 民主進步黨

數據揭示台灣的國安漏洞: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從一系列國安數據來看,台灣早已面臨嚴峻挑戰,而政府卻似乎未能正視這些問題。根據立法院最新報告,台灣國軍的志願役人數在今年底已降至約15萬人,這是2018年以來的最低點,尤其是在外島步兵部隊中,編現比低於八成,導致許多武器無人操作。而這樣的情況,無疑為台灣的國防埋下更大隱患。

更讓人擔心的是,國防部長顧立雄執著於大陸的「認知作戰」,而忽視了真正的國防問題。他一再強調中共的威脅,將一切國防問題都與中國掛鉤,這種過度依賴「外部威脅論」的做法,不僅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反而會削弱我們內部的危機應對能力。

顧立雄與台灣國防:政治正確凌駕專業的荒謬現象

顧立雄自上任以來,無論是擔任國安會祕書長,還是後來的國防部長,他所推動的議題,幾乎都繞著「去中化」與「認知作戰」打轉。這樣的操作,完全無法有效應對台灣目前面臨的軍事挑戰。據最新報告指出,台灣的兵源已經嚴重不足,而國防部不僅無法提出有效解決方案,還執著於一些毫無實際作用的政治議題。顧立雄以文人出任國防部長,原本讓許多人充滿期待,認為他能打破軍中的形式主義,提升國軍的專業素質。然而,實際上他推動的卻是軍中「轉型正義」的最後一塊拼圖,將國軍的歷史連結切割,最終導致台灣的國防力量被政治正確的議題所掩蓋。

「認知作戰」與賴政府的國安焦慮症

賴政府所依賴的「認知作戰」概念,幾乎已經成為國安團隊應對任何問題的標準操作。從呼叫器事件,到大陸偷渡客事件,每一次的國安風暴,政府的反應似乎都離不開「這是中共的認知作戰」。這種偏執的操作,不僅讓台灣陷入一種與現實脫節的狀態,更讓整個國安體系逐漸走向失控。賴政府這種對外危機反應的無能,無疑將台灣帶向更大的國際風險。

美國的「保護費」與台灣的自衛困境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早在數年前就提出過「台灣應該付保護費」的言論,這在當時引發不小的爭議。然而,這種言論背後反映的是美國對台灣防衛承諾的逐漸弱化。近期,美國內部對於「是否值得協防台灣」的辯論愈發激烈,尤其是前副助理國防部長柯伯吉強調,台灣必須扮演自己防衛的核心角色,才能獲得美國的支持。這樣的觀點,不僅是對台灣國防現狀的嚴厲批評,更讓我們認識到,台灣若無法有效自我防衛,終將失去國際支持。

結論:國安團隊該甦醒了,不要再「甩鍋」了!

總結來看,賴政府的國安團隊不僅在處理國際事件上缺乏深度思考,更嚴重依賴「甩鍋」的策略,把所有問題都推給中國。然而,這種僵化的國安思維,不僅無法解決實際問題,還可能將台灣推向更大的國際風險中。當台灣的產品聲譽、國際形象逐漸受損,當我們的國安團隊仍在忙於對內製造恐慌、對外推卸責任時,真正的國安問題卻在無聲無息中迅速擴大。與其埋首於「認知作戰」這個模糊的概念中,不如正視台灣內外的真正挑戰。國安團隊,是時候甦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