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Y9480

人工智慧(AI)發展至今已普及至人類的每日生活之中,也被廣泛認為前景可期,更是許多人發展學業、職涯時的心之所向。不過,這門產業固然蓬勃發展,然它適合你與否?就讓我們看看一位 Z 世代軟體工程師的 Sajjaad Khader 的經驗分享。

Khader 在大學求學時就立定自己欲往軟體工程師發展的志向,並於 3 年內取得電腦科學學士與碩士學位,現任職於科技公司(Splunk)人工智慧相關部門的軟體工程師。大學時他專攻人工智慧與模擬模型,研究所時則專心精進互動智慧,期間也曾於亞馬遜等科技公司進行實習。

累積了學習、工作上的經驗,Khader 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他給予正在觀望或立志攻讀人工智慧的學子們的建議,以及他歸納出可能不適合進入在大學攻讀 AI 的 3 類人。

第 1 類:專注力低、不喜歡無趣重複日常的人

Khader 認為,若是你不喜歡或無法適應無聊而重複的循環,要在 AI 領域發展其實並沒有那麼適合。

他以自身經驗分享,在大學時期參與了一項基因演算法的專案,起初覺得專案的想法概念非常有趣,但開始進行後花費了 4 個月的時間在模擬模型,甚至連 AI 的邊都無關。而開始碰觸到演算法時,又需要透過微調各種參數提升演算法的精準度,經由無數次的來回周旋讓精準度得以逐步提升。

「有趣的部分只佔了專案的極小部分」,Khader 如是說。

第 2 類:若數學是你的罩門

AI 並不是只有編碼編程。Khader 表示,AI 的許多部分須回歸到電腦科學,與數學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他曾在社群媒體上分享過,他在大學時上過一門機器學習的課程,課堂的首份作業便是六頁完全只有數學、沒有任何編碼的作業。

他提到,他需要參加的一門 AI 數學課程是自動機數值 (Automata Complexity),這門課充滿字母、幾乎沒有數字,還混合了圖表。即便擅長分析數學或解決問題的人,Khader 認為仍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習慣這種形式。

第 3 類:你不擅長持久戰

「AI 就是一場持久戰」,Khader 這樣說。

他曾在社群媒體分享,進入大型知名科技公司成為 AI 工程師,可能會需要多個學位,也需要勤奮大量吸收知識。此外,你也將需要抱持專心致志的心態,尤其在 AI 領域中,未來的發展中充滿未知,你也必須要保持開放且樂意學習新知的態度,讓身心都維持在向目標一步步前進的穩定狀態。

屏除以上不適合發展 AI 的偏好之外,投入 AI 需要擁有的硬實力也並不少,舉凡寫程式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以及獲得新知的能力。

不過,最後 Khader 也補充,其實不需要 AI 能力也可以進入科技產業,現在仍有頗多職缺可以應徵。只是擁有相關的學位與技術,會為你帶來應徵上的優勢之外,也能夠讓你更好地了解電腦科學或軟體工程職位的工作流程。

本圖/文由「Techorange科技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哪些人不適合唸 AI 】Z 世代軟體工程師:如果你是這 3 種人之一就不太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