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王晞林 

蔡政府執政八年,政策跳票的很多,其中建社會住宅是其中之一。此造成房價高漲,青年買不起房,不敢結婚,不敢生育之最大原因。

但社會住宅或公宅,不僅年輕人有需求,事實上,許多老人也需要。韓國瑜曾說:「莫忘世上苦人多」,孤單、窮苦的老人並不少,買不起房,淪為遊民的正是老人居多。有些遊民,實際上也不是喜歡當居無定所的遊民,而是社會上許多房東不肯租屋給老人,年齡歧視的問題普遍存在。筆者有一親友,因超過65歲,竟連一間套房也租不到,不得不勞動另一年輕親友代為簽約。若是孤苦無依老人,豈不就無房可住?

有些老人有房,但因是舊公寓,因年紀大了,腳力退化,爬樓梯不方便,想換租有電梯的大樓暫時居住,也有一些困難。因為現在台灣四、五層樓的公寓老屋,都是民國6、70年代,建商趕經濟熱潮搶蓋而成的,但未經思考三十年後,人會老、屋也老,所以都沒設有電梯,造成媒體「願景工程」所報導的「老宅困老人」的現象。也就是老人困在公寓四、五樓層,無法方便進出,也就少出門,缺乏活動,更增加老化的速度。

地窖 臟 房子 家具 破 表 金屬 衣櫃 瓦 燈 窗口 管 麻煩的 紊亂 爬行 房間 背景 灰色 牆 具體 水泥 濕 染色 室內 地板 光 可怕 老 建築 地下 鬼 垃圾 建築 空的 棄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老宅困老人,有人問,何不賣掉都會中老公寓,到郊區買有電梯的新華廈?但誠如「願景工程」所報導,老人都希望在住了三十多年熟悉的社區環境下老化,都會中,醫院、診所較多,也較適合老人家看病需求,公眾交通又比較方便。鄰居、商店老闆,也都是認識的人,當然能不搬移就不搬移為佳。而且,原來然要在都會老公寓,加裝電梯,是很困難的工程,想要都更也無法一坪換回一坪,還得補貼建商一大筆錢,大部份的中產階層老人都無法拿出養老金換都市的新大廈;於是老人真的變成都市中的居住和購物的難民,因無電梯而行動處處不方便。

過去蔡政府的社宅政策,幾乎完全針對對其選票有幫助的年輕人,但現在台灣已邁入老人社會了,唯有請政府在每一社區,專門興建老人住宅了,老人可以以原來的公寓,抵押或轉換,住進有專門為老人設計的社會住宅,此種住宅,不僅是有電梯,功能亦要完全適合老人的需求。

一社區,一老人社宅,應該是民進黨新政府亟待投入的公有住宅政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