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鄭文嵐   

有人說這世界最重視下一代教育的二個民族,一是猶太人、一是中國人,是否「屬實」也毋須太過認真計較,但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那種「三更燈火五更雞」,甚至「懸樑刺股」的苦讀,那種「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憧憬,那種「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奮鬥動力,即便因「反中」而想與中國有關「元素」徹底割裂的民進黨,(想想過去要強調台灣語言之美,連「閩南語」都不屑用,還在標榜我們用的是中原正統的「河洛語」,不到二十年這批「綠衛兵」已棄「河洛語」為敝屣,標榜我們講的是「台語」),似乎也無法輕易抹去,總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心理,儼然已成了台灣社會的「集體潛意識」。想想讓台灣過去引以為豪,撐起台灣中小企業一片天的技職教育,難道不是被「升學第二國道」所掏空的?想想柯文哲口中:「都在喝酒吃飯,哪有時間寫論文」的那些政治人物,怎麼會「吃好道相報」,絡繹不絕往學術專班去「洗學歷」?竟還還出現只要四年時間,競選公報上的學歷,就從「國小」變成「碩士」的不可思議案例。

說到「洗學歷」,在整個社會「知名度」最高的非林智堅莫屬,他為了一洗年少輕狂時「學渣」之恥,硬是把自己洗成「雙碩士」這種妥妥的「學霸」,只是紙終究包不住火,當一切被拆穿,即使最「護犢」的「局長教授」陳明通也無力回天,甚至造成去年縣市長選舉「一屍多命」的慘劇;這也逼得我們的的賴清德先生,在他就任民進黨主席之位時,就說「將要以誠信原則建立制度,審視民進黨候選人的學倫問題」,因為他已畫地自限在「候選人」,所以對蔣絜安、潘孟安的論文爭議,他就「置之不理」,只是隨後的何博文、趙天麟的論文抄襲,(趙的退選是因有「中國小三」,而不是因為「論文抄襲」),他依然「顧左右而言他」,他標榜「民主同盟」的立委候選人,更已有七人因各種不同因素退選,所以對他說過的話不得不令人得重新檢視,他雖然「姓賴」,也要國人「信賴」他,但坦白說把「賴改為lie」,恐怕更符合他的言行舉止與行事風格。相較之下,蔡英文以「自稱」的「1.5個博士學位」,在學術界與政治界均取得非常豐厚的利益,這種涉及「學術詐欺」的情況比林智堅者流的「自抬身價」,其嚴重性實不可以道理計,不過對於蔡英文的「論文門」,依舊是賴清德不敢去碰觸的話題,(儘管從總統府與LSE、倫敦大學、大英圖書館等方面,彼此往來的數百封mail的訊息揭露,說2019年這波炒作,直指四年前民進黨黨內初選,是當時黨內「反蔡集團」開始挖掘的,看來賴清德實在也很難撇清關係),或許懾於蔡英文目前還掌握國家機器的淫威,他在未登上總統大位前自然不敢「輕舉妄動」,所以不管「對上」(蔡英文)或「對下」(何、趙等人),他都沒有任何「動作」,一切「對外」的宣示,都只是在發揮他「姓lie」的本色罷了。

ADDY8081
圖片取自:(FB 陳俊宇

去年縣市長選舉,宜蘭的江聰淵也搭上「論文抄襲」的順風車,沒想到今年選戰「學歷」又成了話題,起因是民眾黨提名的陳琬惠的劉姓助理,該是「護主心切」吧,竟在其line社群裡指批評「技術學院」出身的另二個候選人,(只是的學歷標示為政大EMBA,對自己「哪所大學」畢業的似乎也諱莫如深),不過陳俊宇好歹也跟江聰淵是「同門師兄弟」的碩士,該跟其「主子」是「同一級別」吧,所以其推文莫非「意有所指」?再看藍白綠三方的回應也很有意思,陳俊宇一方由競辦的發言人指責對方「學術歧視」,應該要公開道歉,順便還酸了柯文哲一頓,只是讓人納悶:陳俊宇本人怎不吭聲?黃琤婷則說她「從未掩飾學歷,也不會為了選舉去洗學歷」,還提及「年輕時打工賺錢,助學貸款完成學業」,她還以「母校為榮」,這樣的回應可謂「坦然面對、不卑不亢」,值得肯定;陳琬惠雖說劉姓特助為其行為「向大家道歉」,她強調一切不是為了「戰學歷」,而是本著「唯人才任用」,「只是要告訴民眾選賢與能,投給公開透明可以被檢驗的候選人」,坦白說這樣的說法還真的沒讓人感覺有任何「誠意」可言,而且還似乎留了伏筆,莫不是她真的要「檢驗」其他候選人的「學歷」,畢竟學歷的「高低」是「事實」,但學位的「真偽」卻有重重迷霧遮掩,真的需要去仔細的檢視才能「去偽存真」;想想去年江聰淵的「論文拼裝車」是怎麼呈現在縣民面前的?行文至此不禁要鼓勵陳琬惠:要發揮妳現在「揭弊」的本事,去檢驗陳俊宇碩士論文的含金量,甚至於還原他「楊桃集散場」變成「陳豪宅」的內幕,那將會有許多宜蘭縣民給妳喝采。

只要對教育稍有涉獵的人都知道:「學歷」跟「學力」不能劃等號,一是「形式」的學習歷程,一是「實質」的學習收穫;「學歷」跟「能力」也屬不同的範疇,想想王永慶有什麼「學歷」可言,但他的「能力」卻號稱為台灣的「經營之神」;「學歷」跟「品格」更沒有正比的關係,不然司馬遷也不會感慨:「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選舉當然希望能「選賢與能」,但我們師從的美式民主,到現在幾乎變成「信口開河」或「亂潑髒水」的較量,誰賢?誰能?已難分辨,像四年前韓國瑜標榜「寧可乾淨的輸,不要骯髒的贏」,最後他終於是「求仁得仁」,但這絕對是鳳毛麟角。去年有林智堅為雙碩士學位「戰清白」,莫非今年宜蘭的選戰已等而下之,要以「學歷高低」來定輸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