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張怡穎  

近期,彭博社報導中提及了流行歌手泰勒絲的身價達到了11億美金。這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但令人更為驚訝的是她「影響力經濟」。只要是泰勒絲觸碰的,似乎都會變成金子,連她提到的「友誼手鍊」都能掀起一陣熱潮。泰勒絲在北美舉辦52場「時代巡迴演唱會」(The Eras Tour),便為美國GDP注入了43億美金。這種文化現象的影響力,就連聯邦儲備局主席鮑威爾也得考慮其中。從新加坡到倫敦,無不為泰勒絲的音樂狂熱。而歐美多家媒體甚至進行了「泰勒絲經濟學」的研究,探討她的成功秘訣。無疑,泰勒絲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歌手,她更是一股強大的經濟力量。

而我們鄰國的南韓,其K-pop現象更是轟轟烈烈。從PSY的「江南Style」到NewJeans,凸顯了文化可以如何被有效地轉化為經濟增長的動力。而韓國政府在早1990年代起就認識到了文化的價值,並投入大量資源推動其娛樂事業。如今,韓國的娛樂產業銷售收入已高達1070億美元,堪稱為一個文化經濟的典範。

近年以文化創意為特色的產業,譬如出版、音樂、表演、電影、動漫、視覺藝術等也為台灣貢獻不少經濟活水,卻在某些政治人物眼中成了「不入流」。2014年柯文哲在其著作《白色的力量》中,竟然提到「藝術根本不入流」,似乎對文化藝術持有一種根本的鄙視態度,他以他做為醫師稱之為一流的人才為傲。但他似乎忘記了文化與藝術才是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真正的靈魂。甚至,當我們看到其他國家如何將文化發展為重要的經濟動力時,柯文哲這樣的言論不禁令人感到遺憾與恐懼。

遺憾的是柯文哲的思維似乎還停滯在三、四十年前認為學音樂藝術的人根本賺不了錢,只有「他們這種醫生」才是高尚、能賺得了錢的職業,更令人恐懼的是,這樣的人竟然是2024年總統大選的大熱門人選之一?!

ADDY7995
圖片取自:(FB 柯文哲

近日,柯文哲在他的傳記新書《漫畫柯文哲》的序文寫下,「台灣與日本社會型態相近,但是在台灣,漫畫向來好像只是小孩子的事情,對大人而言純屬博君一笑、娛樂搞笑用的。」柯文哲還認為,台灣比較不常見用漫畫來呈現嚴肅議題。並提到自己到動漫基地參訪時,「發現裡面的書架上,擺最多的是來自日本的少女浪漫漫畫,還是沒有看到用漫畫來探討重要主題。」

柯文哲這樣的言論再次證明他對文化領域的無知。漫畫不僅是藝術的一種形式,更是能夠進行社會批評、思考人性、展現歷史的重要媒介。像是台灣本土的漫畫家楊志成,他的作品《早安台北》不正是探討都市中的人情冷暖、時代的變遷嗎?再如,阿鼻的《大腦開花》直接挑戰了台灣教育制度的問題,融合藝術與社會批判。可見,柯文哲的看法是狹隘與片面。

他認為音樂和藝術是不入流的領域,卻不知道許多台灣的音樂家、藝術家,正是通過他們的作品,把台灣的文化推廣到世界各地。比如說,我們的天后蔡依林,她的音樂不僅在華語樂壇有極高的地位,更是曾在世界各地的音樂節目中演出,成為台灣的文化大使。這不是一種經濟效益嗎?

再回到柯文哲的言論,當他說藝術是「不入流」,他到底是用什麼標準來評判的呢?是金錢還是社會地位?如果是金錢,那麼泰勒絲和K-pop的成功不正是打破他的觀念嗎?如果是社會地位,那麼藝術家為社會帶來的啟示與價值又如何定義呢?

文化與藝術是我們的身份、是我們的靈魂。它不僅能夠為經濟帶來效益,更能夠為我們帶來心靈的滿足。當我們看到泰勒絲和K-pop這些文化現象所帶來的影響力,我們不禁要問,柯文哲是否真的懂得文化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