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蔡孟峰 

台灣的詐騙手段層出不窮,隨著網路化和社群化更是日新月異變變變,從電信詐騙搬上網路平台,從隱姓埋名變成假冒名人身份,網路鄉民也真假難辨,不禁要問政府斥巨資冠冕堂皇成立的打詐國家隊究竟在哪,在中央機關設置的數位發展部已經滿一年之後,幾乎沒做出讓人民有感的政績。

數位發展部是20228月掛牌成立,隸屬行政院,是合併資安處以後,目前國內數位資訊的最高主管機關,業務範圍包括資訊、電信、傳播、資安及網路等範疇,今年4月立法院開會期間,曾應立委的要求,承諾會將網路及社群平台上,假冒名人的詐騙廣告從網路下架。

但是臉書社群平台每日的瀏覽人口相當驚人,名人的詐騙廣告仍然充斥其中,尤其多以投資和股市贈書為幌子,最近就有被假冒的當事人,以贈送書籍再誘騙民眾進行投資,包括韓國瑜及其基金會、名模林志玲等出面澄清,但仍然已經有網路鄉民因此上當受騙,這些當事人無辜成為人頭。

黑客 騙局 電腦 匿名 通訊 密碼 打字 程序設計 盜竊 技術 賊 偷 人 恐怖分子 信息 犯罪 網絡 安全 電腦 餅乾 男人 數字 危險 病毒 因特網 刑事 間諜 網絡 筆記本電腦 數據 非法 男人 暗 在線 隱私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不僅韓、林之類的名人,詐騙集團還利用商界、企業、主持人、名嘴、政界名人,甚至還跟得上新聞時事,隨時增加最熱門的新聞人物,就從「網路巡邏」的角度來看,詐騙集團的敏感度還比政府數位資安部門還高。

這種釣魚式的廣告投資詐騙在社群平台上相當泛濫,其實政府數位單位隨時都可見,和過去詐騙手法不同的是,不需要車手出面取款,被害人也不必親自跑銀行匯款,這種類似「死轉手」不現身的手段,自然也造成執法單位循線追蹤的困難度,如果不從源頭切斷廣告式詐騙,任其在社群中肆虐,後果不堪設想。

今年5月,行政院又祭出「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1.5版」,估計至少將投入13億及更多人力,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金管會、法務部及內政部強化打擊詐騙作為,這完全是在原有的體制上疊床架屋,淪於口頭作業,對於遏止詐騙犯罪的效果恐怕都相當有限。

詐騙集團犯罪手段已經非昔日吳下阿蒙,日新月異仍然會誘使民眾受騙上當,政府機關不能只一再用過去查辦詐騙的舊思維來對待,也不能老是被動紙上談兵見招拆招,應該更廣泛的強化網路行政監管,及時斬斷詐騙源頭,提高詐騙案的罪罰及從重追繳犯罪所得,才能降低詐騙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