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王昱培

改編自真實校園霸凌事件的韓劇《黑暗榮耀》第二季上映後引發全球熱議,顯現校園霸凌是普世性的問題,也是無數學子曾共同經歷的痛。

簡單搜尋一下近期台灣有關校園霸凌的新聞,就可見「對女同學辱罵、搞破壞 北市高職傳校園霸凌」、「高市1家長控訴女兒疑遭校園霸凌 不敢上課」及「新北傳校園霸凌…小二弟遭3學長壓地圍毆嚇到失眠 家長控校方冷處理」等數則怵目驚心的標題。然而類此登上媒體版面的新聞僅是冰山一角,兒福聯盟日前發布的《2022台灣兒少微歧視現象與校園霸凌調查報告》就指出,將近九成(87.6%)的兒少曾遇過班上同學被嘲笑或是排擠,突顯校園霸凌並非只有少數人會受害,而是每位學子都可能遭遇的問題。校園霸凌現象不能單單視為霸凌者「個人問題」,而是校園、家庭等因素交織疊加的「結構性問題」;分述如下:

一、 教師撤守與家長欠缺關切

       近來在師道不存已久矣、零體罰入法後,使欠缺管教新知能的教師無力處理學生間的衝突、排擠以及更複雜的霸凌問題,有教師甚至會選擇撤守或不作為。教師對學生霸凌行為的沉默,形同助長霸凌者的惡行,在潛移默化中也讓受霸凌者成為霸凌者的同夥,進而去欺負比他更弱小的同學。

        而父母在孩子遭遇霸凌時,往往視之為小打小鬧而忽略關切,導致孩子不願再向父母訴說;劇中女主角文同珢就是因為母親、教師與身邊的大人都不願傾聽她、幫助她,導致被迫從高中輟學,且終生都承受著被世界遺棄的傷痛。

二、學生的反霸凌意識不足

       既有研究顯示霸凌行為對於受霸凌者的健康、精神、心理問題都會產生負面影響。但在霸凌行為發生當下,霸凌者多半未認知到自身行為對受霸凌者傷害甚鉅,甚至不感覺自己犯下錯誤;而受霸凌者往往選擇默默吞忍,最後乾脆逆來順受,讓霸凌的惡性循環反復不止,在在顯示學生的反霸凌意識嚴重不足。

ADDY5711
圖片取自:(FB Netflix

就前述問題,研提建議如下:

一、培育教師與家長的反霸凌知能

       第一線教師是防治霸凌的靈魂人物,因此應讓教師接受反霸凌相關課程培訓,讓渠等有足夠知能來應對霸凌,包含瞭解班上有無排擠衝突情事、辨析常見霸凌樣態等,都有助於防止霸凌的產生。

       至於對家長而言,如何觀察出孩子受霸凌的跡象而言至屬重要,根據既有的研究顯示,孩子衣物有破損、身上有傷痕、排斥上學,或作噩夢,或普遍抑鬱等,都是受霸凌後常有的狀態,教育主管單位務須針對家長辦理相關講習,讓家長也成為防治霸凌的守門人。

二、 跨域結合資源處置霸凌,強化學子反霸凌意識

        霸凌事件的發生,不只是霸凌者和受霸凌者的事,而是所有師生、整個學校乃至全體社會的事情,因此學校的處理除應結合輔導系統強化霸凌者的同理心,使其瞭解對被霸凌者可能造成的的傷害,激發其彌補傷害的動機外,亦要向霸凌者傳達「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去霸凌別人」的觀念;對於受霸凌者,則應發揮「同理心」,讓其瞭解「這不是他的錯」,毋須將被霸凌的責任歸諸於己,並教導其如何防制被害風險,如提醒其儘量避免獨處;同時也要安排其接受專業的心理輔導與醫學治療,修補遭受霸凌所受的傷害,來預防下一個「從被害轉加害」的文同珢誕生。

       最後,筆者期盼每所學校都以「零霸凌」為目標,讓校園告別霸凌的黑暗,還學子沒有懼怕的受教環境,我們才能迎來教育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