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張忠本(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資深產業顧問)
Photo Credit: geralt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台灣經濟成長的兩大動力~一是出口,二是投資。「出口」衰退原因已另文檢討。更值得關心的是台灣投資意願長期降低趨勢,投資率(投資佔GDP比例)從自1990年代 28%,降至2000年代25%,2010年代22%,目前不及20%的原因:(1)產業外移,(2)環保民粹化,(3)經貿地位孤立化。

一、產業外移
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重平均已達60%,電子業更近九成。產業外移原因之一是在全球化趨勢下,失去競爭力之產業往生產成本低廉地區移動。如早年一些產業,日本移往台灣、韓國;後來中國取代台灣、韓國;現在中國也有騰籠換鳥計劃,部份產業再外移東南亞越南、泰國、印尼;甚至成衣、運動鞋廠更轉往緬甸、斯里蘭卡、寮國等地,這是擋不住的全球化浪潮。台灣的產業只有升級,往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只是我們轉型速度不夠快。

二、環保民粹化
環保民粹化是台灣社會必須檢討的共業。台積電在中科建12吋10奈米最先進晶圓製造廠,先是環保團體反對,再是護樹團體反對。耽延建廠半年之久。

中油前董事長陳寶郎說:「台灣根本沒有石化產業政策,擴廠遇到環評就縮手。」「台灣欠缺國土規劃,石化要大面積專區生產,多半指向台糖閒置土地,環保團體就說排擠農業生產。」

台塑集團過去八成投資在台灣,目前八成投資在海外。因為環評過關機會微乎其微。環評又無客觀標準,現在淪為環保流氓需索的籌碼,以及政治人物操控的工具。

台灣反「七輕」、反「國光石化」、拒絕「拜耳」、排斥「杜邦」、反「龍燈」、反「核四」、反「服貿」。民間企業投資受到非理性的阻礙,只有產業外移,減少國內投資。損傷的不只是GDP的成長,更是就業的機會及薪資的成長。

三、台灣經貿處境日益孤立
台灣是一出口導向的島國經濟,內需市場有限,外銷市場必須尋求開放。台灣過去一度反其道而行~閉關鎖國。1996年實施「戒急用忍」,結果卻適得其反,台灣對中國之出口依賴度2000年時17.2%到2008年卻升至28.9%;台商投資中國在1990~1999年累計153億美元;2000~2008年反增至689億美元。其實同期間在中國經濟崛起產生之磁石效應下,日、韓、美、歐盟、東協對中國出口之依賴度也一併提高。

現在全球都在走向區域經濟整合,積極推動雙邊貿易互惠協定。如中韓簽訂FTA之後韓國出口享有免稅之覆蓋率(出口到FTA國家金額佔出口總值比重)已達62.66%,新加坡也達76.42%。台灣與中國服貿、貨貿至今尚未能簽約,FTA貿易覆蓋率只有9.68%。兩岸ECFA能否完成簽約是台灣與各國能否簽成FTA之關鍵因素。

中韓FTA簽訂後對台灣產業出口影響最大的是面板、石化、鋼鐵、紡織。中國進口稅率約在5%~10%之間,韓國商品出口中國關稅將逐年降低至"零"。而台灣貨貿協定不簽,則這些產業勢必移向海外投資。中鋼說:「台灣對外無法簽署FTA,到海外投資是必然趨勢。」

更何況中國在主導成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共十六國參與GDP產值佔全球1/3。美國也領導組成「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共十二國(與RCEP有八國重疊),GDP產值佔全球40%。

兩岸ECFA若無法完成簽約,不僅RCEP無法加入,甚至TPP也必須十二國一致同意才能加入,若兩岸關係不協和,TPP中任何一國受中國影響反對台灣加入,台灣將成為全球經貿市場的孤兒。

「全球化」、「環保民粹化」、「國際經貿地位孤立」,都影響台灣廠商在台長期投資的意願,這不是打通「創投」資金管道就可以解決。其實台商最不缺資金,政治面的「反中意識」與社會面的「反商情結」才是關鍵。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