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韓悅 編譯

在大學裡,你可能會在一大堆朋友中打滾。如果是這樣,真是不負光陰呀。但到了30多歲,這種狀況可能要作很大的改變了。如果你的社交圈在30歲以後有了較大的萎縮,不要緊張,這是個好跡象!

F001

縮減「球隊」

美國雜誌《心理學與衰老》(Psychology and Aging)2015年發佈的一項研究表明,關於友誼,數量和品質都很重要,但不一定在同一時間。(這也是好事,如果同時會很累人。)研究人員發現,20多歲時擁有較多數量的朋友,30多歲時縮減為一小撮高品質的朋友,這對以後生活的幸福與否來說至關重要。所以,如果你21歲生日聚會的朋友近乎填滿整個酒吧,而31歲的生日派對只有兩個朋友,吃的還是家常便餐,你可以放鬆了。做得很好,科學如是說。

「在生命的早期,我們更感興趣的是探索和獲取盡可能多的關於這個世界的資訊和知識,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與一群人進行社交活動來實現這一目標的」, Paul Duberstein,羅徹斯特大學的一位精神病學教授這樣說,「當我們重新定位目標,並且步入30歲時,我們就得剪掉我們社交網路的翅膀了。我們的社交會更集中,品質會更高,這包括交往人數和我們花費的精力。」幸運的是,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社會轉變。得分!

戀家的人萬歲

這項研究進行了30多年,跟蹤調查了100名羅徹斯特大學20世紀70年代的在校大學生,參與者被要求分別記錄和描述20歲和30歲時的日常社交活動。快進幾十年,那些現在50歲的參與者被要求回答關於他們目前的幸福、孤獨和抑鬱程度以及友誼的品質等問題。研究結果顯示,20歲時社交互動越多,30歲時社交品質越高,到50歲後幸福感就越高。不幸的是,在這組人裡面也有人在30歲後成為了社交佬或交際花,所以「這種頻繁的社交活動就導致50歲後出現了較差的心理感受。」

沒有新朋友

如果上述這些都沒有給你足夠的理由讓你不為自己萎縮的社交圈感到沮喪,那還有更多。根據2016年芬蘭阿爾托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25歲左右開始,朋友就會開始從團隊中被裁掉。在20歲出頭的時候,男性和女性都會處於「泛交狀態」,交很多朋友,不斷認識新人。但很快,這個迴圈就會隨著價值的轉移而迅速衰減。「人們會更傾向於穩定的人際關係並試圖努力去維繫」,Kunal Bhattacharya,一位博士後研究員,該研究的作者之一,這樣對CNN說,「你有了不斷發展著的家庭關係,但是社交圈變小了。」

這裡還可能有一個進化的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開始優先考慮家庭以及撫養孩子。確定一些牢固的人際關係意味著我們多了額外的人手來幫助孩子,也就是所謂的「祖母效應」(grandmother effect)。「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照料和結盟理論,意味著有孩子之後的社會關係至關重要」, Michael Price,倫敦布魯內爾大學文化與進化中心主任在接受CNN採訪時這樣說,「你現在正在為你的子孫後代投資。」也許你在21歲生日時在酒吧一起玩耍的朋友並不是支持你的人,沒事,這很正常!

 

Reference :

This Is How Your Friendships Differ in Your 20s and 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