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藥物的選擇包含化療藥物、抗荷爾蒙藥物、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藥物等等,需依照每位病患的個別狀況和不同的癌細胞特性來量身安排最適合的治療計劃。
一名70歲張姓老太太罹患乳癌,診斷時已是晚期乳癌不適合手術治療,加上張老太太長期患有心臟衰竭與糖尿病,體能狀況不佳,診斷初期家屬擔心患者年紀大,一度考慮拒絕治療。經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胡名宏建議,透過口服節拍式化療藥物治療,治療期間張老太太沒有難以忍受的副作用出現,病情穩定進步已達一年以上。
台灣乳癌年輕化 老年患者也增加
胡名宏醫師表示,研究顯示亞洲罹患乳癌的女性有近四成的年紀低於五十歲,相較於歐美國家而言發生的年紀較輕;台灣女性罹患乳癌的高峰為45至49歲,相較美國女性高峰為70歲,有相當程度的差異存在,這種情形除了顯示東西方女性罹患乳癌致病機轉的不同之外,更提醒國人應重視定期的乳癌篩檢。另外近年來台灣逐漸進入老年社會,年長者本身除了自身可能患有的慢性疾病之外,少子化的情形也讓老年人口的長期照顧問題慢慢浮現。研究顯示當乳癌患者的共病症愈多,體能狀況愈差,容易讓乳癌的死亡率提高。因此照顧乳癌患者時,須考量每個人個別不同的狀況:年輕女性常有工作方面的需求,必須重視治療的方便性;而年長女性則要注意老年人共病症和家庭照顧支持系統的完整性,必須更小心在治療副作用的預防及處理。
藥物治療是晚期乳癌關鍵 減少癌症苦痛
針對晚期乳癌的治療目標,胡名宏醫師解釋,晚期乳癌因為癌細胞已經轉移擴散,無法局部治療,因此藥物治療是晚期乳癌治療最重要的治療方式。抗癌藥物的選擇包含化療藥物、抗荷爾蒙藥物、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藥物等等,需依照每位病患的個別狀況和不同的癌細胞特性來量身安排最適合的治療計劃。談到化療對於乳癌的重要性,胡醫師表示,晚期乳癌雖然如同其他慢性疾病一樣不易治癒,但有效的藥物治療還是能為病患帶來莫大幫助,減少癌細胞造成的苦痛,帶來有品質的生存時間與空間。遺憾的是,少數民眾對於治療仍有誤解,「絕大部分患者往往都是因癌症本身而過世,並非治療藥物所致。」
口服、針劑化療如何選? 衡量副作用、療效
目前癌症的化學藥物治療多數為注射劑型,口服化療藥物選擇相對有限,胡醫師表示,標準的化學治療藥物注射以2至3週施打一次,每次數小時不等,常見的副作用包含噁心、嘔吐、掉髮、白血球低下等。口服化療藥物治療較為方便,副作用較小,而且病患不用打針,也能減少病人待在醫院的時間。
節拍式口服化療 改善生活品質
口服節拍式化療藥物治療是一種特殊的治療方式,胡名宏醫師說明,節拍式化療的特點是低藥物劑量、短服藥間隔不中斷的治療方式,研究顯示這樣獨特的給藥方式除了能控制癌細胞之外,能改善腫瘤微環境,調控癌細胞周圍的新生血管及免疫細胞等,有助於治療腫瘤產生的抗藥性。更重要的是相較於傳統治療,節拍式化療因為藥物劑量較低,副作用更為輕微。
哪些患者適用節拍式化療?胡醫師說明年紀大、慢性共病多、體能狀況不佳的患者都很適合口服節拍式化學藥物治療;而需要上班的年輕族群接受節拍式治療,因為較少的副作用且能夠減少到院時間,更能維持原本的生活方式。此外,目前口服抗荷爾蒙藥物普及,一旦抗荷爾蒙藥物出現抗藥性,轉換成口服化療藥物也是一個理想的治療方式。
建立正確治療觀念 醫盼重視治療效益
「所有癌症治療醫師的願望,就是希望每個患者都擁有一個能幫助她(他)的治療機會。」胡名宏醫師說,抗癌藥物難免有副作用,患者應建立正確的觀念,衡量治療帶來的幫助與副作用,正視治療帶來的效益,選擇最適合的個人化醫療方式。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