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有在過去二十年注意全世界房地產價格的人都會發現,不只有美國,世界上很多城市的房價都越來越高昂,高到不可能擁有一棟房子。現在,有人甚至整理了一個表,列出全世界所有[完全不可能負擔得起居住]的城市名稱。

這個報告比較了全世界平均房屋的價格,結果發現疫情趨動郊區房價的高漲、越來越多人想要居住至郊區,土地使用政策偏向限制都會區的擴張,還有投資人的湧入都趨動房價高漲。

根據年度國際住房負擔能力報告(20年來一直在追蹤房價),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的城市佔據了最難負擔的十大城市中的五個。也許並不奇怪,美國購屋最昂貴的城市位於加州,其中聖荷西、洛杉磯、舊金山和聖地牙哥均躋身前十名。夏威夷首都檀香山在 8 個國家的 94 個主要市場調查中排名第6。澳洲是除美國之外唯一一個在「難以承受的房價」排行榜上佔據主導地位的國家,其中悉尼、維多利亞州的墨爾本和南澳大利亞州的阿德萊德等南部城市名列前茅。

城市 城市的 建築 里程碑 美國 舊金山 全景 美國 海灣 視圖 市中心 日落 天際線 建築 城市景觀 辦公室 全景 加州 旅遊 摩天大樓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但位居全球排行榜首位的是香港,這個小巧的亞洲金融中心以其狹小的公寓和天價的租金而聞名。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告涵蓋的唯一中國市場。

香港是「最昂貴」排行榜上的常客,在所有受調查的城市中,其房屋擁有率最低,僅為51%,而其亞洲競爭對手新加坡,由於政府數十年的承諾,房屋擁有率高達89%到公共住宅。香港可能是全球房價最難負擔的城市,但潛在的購屋者可能會知道,香港不再像以前那樣難以負擔。2020 年大流行期間,房價下跌,當時政府關閉了該市的邊界,並實施了零新冠政策,而新的國家安全法對該市產生了寒蟬效應。

該報告使用房價中位數除以家庭總收入中位數的房價收入比來衡量負擔能力。它將大流行期間在家工作的增加與市中心以外擁有更多外部空間的房屋的「需求衝擊」聯繫起來。但它也將房價飆升歸咎於土地使用政策,包括“城市遏制”,這是一種旨在阻止城市擴張的規劃。

「中產階級受到圍困主要是由於土地成本的上升。由於為了遏制城市擴張而實行土地配給,供過於求導致價格上漲,」報告指出。隨著投資者湧入市場獲利,價格進一步上漲。

資料來源:https://edition.cn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