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京劇歷史悠久,如果依循歷史資料,它大約已經存在200多年,不過當京劇進入新的時代後,面臨了創作者短缺以及觀眾發展的雙重挑戰,由於很多人對於傳統戲曲的接受度不如新式的現代化表演,使得國光劇團肩負教育傳承的使命,國光劇團相信,像京劇這樣的傳統,是永恆的時尚,為了讓傳統戲曲可以永續經營,國光劇團推出「小劇場.大夢想」的育成平台,今年已經邁入第三年。

(影像來源:文和傳奇戲劇團)
策展人王友輝老師表示,這個平台希望用京劇元素為基底,讓新一代的演員結其他元素,以顛覆的方式開發出創新的可能性,例如結合不同場域或是進行新的展演方式。今年他們就推出「讀劇」活動,讓觀眾可以用另類的方式親近傳統戲曲。國光劇場還有一個新的創新,就是在原來的舞台上再搭一個小劇場,這個創新讓觀眾可以從三個不同角度觀賞戲劇,藉由空間重組讓觀眾有不一樣的觀賞經驗。

(影像來源: 莊坤儒攝影)

國光劇團團長鍾寶善在接受草根影響力新視野採訪時表示,他20年前參與之後就思索要如何增加觀眾比例,因此進行非常多的演出活動,培養觀眾跟下一個世代的創作者,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可以說7歲到70歲都是京劇的觀眾。

以今年夏天7、8月為例,國光劇團因適逢20週年團慶,推出「花漾20,談戀愛吧」系列演出,總計就有16場演出。除此之外,每年都有新編戲、季公演、年度公演、偏鄉離島巡迴以及國際演出,如果再把藝術教育的演出算在內,一年就有高達180多場戲曲演出。

我們的目標是:「一年培養1萬名新觀眾」。雖然下鄉推廣很辛苦,但鍾寶善團長發現有很多人在網路以及部落格很支持,常常可以看到戲評露出,讓他們覺得應該要繼續堅持下去。

為了跟當代承接,鍾寶善團長不斷拓展國光劇團的國際視野,曾經與其他領域的國際團體合作演出,激發不一樣的火花,例如國際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就是其中之一。

國光劇團的主要責任是在「人才教育」,因此從2013年開始有「小劇場.大夢想」的育成平台,鍾寶善表示:成立這個平台是為了想傳承給新的一代一些東西,因此這個平台共有以下幾個元素:

第一:劇藝基因的傳遞。林懷民曾說,若沒有京劇的啟發,不會有他後來的創作作品。鍾寶善認為,如果專攻現代舞的林懷民可以因為京劇而做出一些符合當代的創意跟平台,那以推廣京劇為主的國光劇團也應該可以做到京劇傳承。

第二:劇場人才培育。為了世代傳承,國光劇團希望與京劇領域以外不同的人才合作,看看有甚麼火花。今年將與以偶戲著名的石佩玉老師合作,激勵不一樣的創新。過去鍾寶善也是劇場界的黑衣人,黑衣人是幕後工作者的別稱,這三年除了培養前台演出人員,他也努力培養黑衣人,讓這些人經過一百小時的訓練課程之後挑一檔戲進行實務實習。

第三:社會對話。每次國光劇團每團演出結束都會跟觀眾進行對話,除了社會對話還有社會關懷,從2014年開始推行「藝文贊助卷」,以社會企業的概念,讓企業參與,也以低票價的價位讓更多人觀賞戲曲演出。

今年在這個平台還會找兩岸三地的團體一起交流,除了演出、論壇、還會有文物展覽。

(影像來源:李欣哲攝影)

鍾寶善在訪問最後提到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雲門舞集40年的專刊裡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人物-俞大綱,他總是對林懷民說:「林老師,我多一張票,你要不要陪我去國軍文藝中心看京劇? 」

這件事看起來很微小,但鍾寶善看到,因為俞大綱用各種方法讓京劇文化傳承到林懷民手上,啟發林懷民後來的舞蹈創作,就如同他自己正在努力做的事一樣。文化傳承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藉由播下渺小的種子,才有可能在未來開出一朵美麗的花朵。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