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張壹柒

當我們面對政治的舞台,總是看到政客高談闊論,指責對手為邪惡,卻把自己包裝成正義的化身。台灣的政治戲碼,有時真讓人覺得像八點檔的肥皂劇,看多了不免心生厭倦。民進黨痛批藍白合作是「邪惡同盟」,難道他們自己就真的代表正義嗎?這種非黑即白的論調,是否有些過於簡單化?

最近,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推動的「國會五法」引發綠營強烈反彈,民進黨一致抨擊這是「邪惡法案」。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 YouTube 上公開反擊,指出這些法案其實都是民進黨之前甚至是賴清德所提倡的政策,民進黨這樣反對到底是什麼意思?柯文哲還嘲諷地說,柯建銘一天到晚罵民眾黨的八票沒有用,但轉頭又要拉攏民眾黨,這樣的行為根本沒有誠意。柯文哲強調,民眾黨與國民黨的合作是基於對人民有利的立場,未來只要是有利國計民生的法案,仍會與民進黨合作。他還譏諷,民進黨將「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的三個案子與「國會五法」綁在一起,硬是製造對立,根本是台灣最大的詐騙集團。

然而,柯文哲的說辭是否完全屬實,綠營也有不同的看法。但至少,這顯示出柯文哲理解政治是妥協的藝術,很多事情都有兩面性,真理並不一定在話語權強的一方。說藍白是邪惡同盟,難道民進黨就真的能代表正義嗎?

在這個充斥謊言的政壇,真相往往被掩蓋,政客們各懷鬼胎,加上媒體的查證能力有限,人民很難究責,政客也因此有恃無恐。我們可以從最近的幾個例子來看,政壇的誠信已經變成稀有的品德。

ADDY9364
圖片取自:(FB 柯建銘

例如,今年五月一日,立法院司法法制和交通委員會聯席審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組織法》修正草案時,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爆料,蔡英文三月中邀請柯文哲到總統府會談,提出NCC委員名額的分配方案,國民黨兩席、民眾黨一席、民進黨一席。黃國昌質疑民進黨私下用這樣的分配方式,而民眾黨當場拒絕。對於黃的指控,總統府發言人立即反駁,表示相關提名是經過蔡總統與賴副總統充分溝通後提出的,黃國昌並未參與會面,他的言論並不屬實。黃國昌隨即在臉書反擊,要求蔡總統正面回應,而不是躲在發言人背後,用謊言掩蓋民進黨的行徑。到底蔡總統是否說過這些話?這成了一個羅生門事件。

再看看國會龍頭之爭,民眾黨在推選自己的候選人後,民進黨據稱通過多方管道遊說,希望民眾黨支持蔡其昌選副院長,換取支持黃珊珊。然而,柯文哲表示民眾黨團已經做出決議,拒絕了民進黨的提議。事實上,據報導,柯文哲主動聯絡綠營大老,表達希望民進黨支持黃珊珊出任院長,副手無條件支持民進黨人選,結果民眾黨團不接受這個提議。這場龍頭之爭到底是誰在說謊?顯然雙方都在打自己的如意算盤。

從以上這些事件可以看出,台灣政壇充滿了爾虞我詐,無論藍綠白,都是如此。說藍白邪惡,難道綠就變成善類嗎?政客們的操作手法無非是希望操控民意,獲得更多的政治利益。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理性思考和獨立判斷,而不是盲從於任何一方的說辭。

民進黨在批評對手的同時,是否也該反思自己的作為?正義並不是誰聲音大誰就佔有。對於每一個政策、每一個法案,我們都應該仔細審視其背後的動機和影響,而不是僅僅因為某個政黨的支持或反對就盲目跟隨。

在這個充滿矛盾和對立的時代,民眾需要的是真正為人民福祉著想的政黨,而不是一味地抨擊對手的「邪惡」來顯示自己的「正義」。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政客們能夠放下成見,真心為這片土地和人民著想,而不是把政治當作權力遊戲的舞台。

政治是一門妥協的藝術,理解這一點,才能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當我們的政客們能夠超越黨派利益,真正為人民服務,或許那時候,我們才能看到真正的正義。而在此之前,說藍白邪惡,民進黨就代表正義嗎?答案顯然並不那麼簡單。